为什么你每次减肥都失败?用对方法控制体重真的很简单

2020-05-08     跑步学院

原标题:为什么你每次减肥都失败?用对方法控制体重真的很简单

在这次新冠患者中,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容易患有往往在患有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后病情更严重。而随着疫情在全球的发展,更多临川现象也提示了一个重症的潜在风险因素:超重和肥胖。

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美国西雅图地区24例危重症确诊患者回顾研究,是最早报告体重指数(BMI)数据的研究之一。其中,有3例患者BMI正常,7例超重,13例肥胖,1例数据缺失。尽管样本量太小而难以进行有意义的统计分析,但仍然可以观察到,85%的肥胖患者需要机械通气,62%的肥胖患者死亡,这一比例明显高于非肥胖患者(相应患者占比分别为64%和36%)。随后,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数据进一步支持了对肥胖影响的担忧。

但是《自然》评论文章的作者们却提出了肥胖与其他并发症的关联。超重和肥胖人群也常伴有相关的代谢健康问题,如血压、血脂和血糖异常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这些常见的重要慢病也都与肥胖密切相关。此外,他们还特别指出,肥胖人群常见的胰岛素抵抗也是代谢健康异常、心脏功能不佳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重要独立决定因素之一。

不论肥胖是否是对抗疫情的风险因素,但人类在对抗疾病的过程中,对待“胖子”却一向如此不公平,因为超重与肥胖的确会引起多种严重的慢性疾病。

为什么“胖子”容易生病

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美国人在20岁至50岁期间体重通常会增加,这可能会增加他们患癌症、心脏病和其他重大疾病的风险。

研究报告的作者在《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上说,即使是那些只增重10磅的人,也面临着更大的罹患重大慢性病的风险。

当我们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大于我们在活动和休息时消耗的能量时,脂肪就会在我们体内积聚,长此以往,即使比你消耗的能量多一点点,也会导致你超重或肥胖。

如今,肥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杀手之一,据估计,它们每年造成4100万人死亡,占全球死亡总数的71%。

在我国,根据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最新数据,中国有9000万肥胖人群,其中1200万属于重度肥胖,居全球首位。早前,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险,全球每年“胖死”的人至少达280万人。

在世界肥胖人口,有16.3%的男性和14.2%的女性为中国人;此外,北京大学公共健康中心的一项研究指出,至2030年,每4个孩子中,就将有一个是超重的,届时,中国将有5000万儿童的体重被列为超重或肥胖。

下面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的一组数据:

· 1975年以来,世界肥胖人数已增长近三倍;

· 2016年,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逾19亿人超重,其中超过6.5亿人肥胖;

· 2016年,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有39%超重,且13%为肥胖;

· 世界多数人口所居住的国家,死于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大于死于体重不足的人数;

· 2016年,4100万名5岁以下儿童超重或肥胖;

· 2016年,超过3.4亿名5-19岁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

肥胖会带给你哪些健康风险:

可以说,如今肥胖早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更像是社会高度发达后的一种通病,而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许多疾病和健康状况的风险,包括:

· 高血压

· 血脂异常(例如总胆固醇过高)

· 2型糖尿病

· 冠心病

· 中风

· 胆囊疾病

· 关节炎

· 睡眠呼吸暂停和呼吸问题

· 某些癌症

· 动脉粥样硬化

· 代谢综合征

· 心脏病

· 慢性炎症

· 脂肪肝

· 慢性肾脏疾病

如上所见,与肥胖相关的健康问题层出不穷,此外,许多超重的人还患有抑郁、焦虑和低质量的生活。

什么是超重

说到这就要给大家再介绍一次很多人已经很熟悉指数了——BMI。

BMI指数,、全名是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

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判断标准是:

过轻:低于18.5,正常:18.5-23.9,过重:24-27,肥胖:28-32,非常肥胖,高于32。

具体来说:

成人

世卫组织对成人做出的超重和肥胖定义如下:

· 身体质量指数等于或大于25时为超重;

· 身体质量指数等于或大于30时为肥胖。

儿童

对儿童而言,在对超重和肥胖做出定义时需考虑年龄因素。

对5岁以下儿童:

· 超重为身高别体重大于世卫组织儿童生长标准中位数的2个标准差;

· 肥胖为身高别体重大于世卫组织儿童生长标准中位数的3个标准差。

对5-19岁儿童做出的超重和肥胖定义如下:

· 超重为年龄别身体质量指数大于世卫组织生长标准中位数的1个标准差;

· 肥胖为年龄别身体质量指数大于世卫组织生长标准中位数的2个标准差。

BMI主要用于统计用途,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不过,BMI指数并不能说明全部,因为它并不能区分体重是来源于脂肪还是肌肉等其他成分。

导致肥胖的原因

已知的增加肥胖风险的因素包括:

· 摄入的热量比你消耗的热量多;

· 现代生活——大多数现代化的便利设施减少了身体活动的需要;

· 久坐;

· 社会经济因素——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较低的人更容易超重或肥胖;

· 食品供应的变化——高能量、缺乏营养的食品和饮料越来越流行;

· 缺乏运动;

· 基因;

· 某些出生因素。

如何正确有效的减肥

预防慢性疾病,控制体重是最重要的优先项之一。对于超重的人,即便是少量的减肥,比如体重的5%-10%,也能帮你降低血压,稳定血糖,改善血液胆固醇,带给你更多的能量与信心。如果你继续减肥,好处会稳步增加,大量的研究表明,健康的体重与生活方式可以阻止和逆转慢性疾病的发展。

所以为了健康,如果你超重的话,是时候做出改变了。但是很多超重人群的最大困扰就是不会减肥,或者屡次减肥失败。

最可怕的是谈到减肥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会被陈旧的观念束缚住。似乎“运动减肥”就是一味的苦练、蛮练。但事实上用对方法比低头运动来的有效率的多。饮食上同样如此,不是要求减肥的人及职能吃素、吃沙拉,合理搭配才是保证营养与持续运动的保障。

别再让错误的减肥方法耽误你成功瘦下来,只要用对方法30天也可以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让你开始瘦,并养成控制体重的习惯。

>>>> 营养师保持身材的饮食秘诀

减脂≠吃的少,更不等于天天吃沙拉,但是怎么吃,还是需要好好琢磨一下。体重一样,也不代表基础代谢率一样。根据自己的基础代谢率等数值算好需要的摄入的食物热量,这样做既避免了节食,也能制造热量缺口。

在一开始就把这一周期的饮食做整体的规划,在保证总热量的前提下维持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合理比例,为了避免中间太饿,可以有适当的加餐。这样吃,就算一天吃5顿,也不会变胖!

>>>> 避免苦练,科学运动

想减脂都说要慢跑,但是怎样算慢?只跑步就可以吗?怎样的跑步方式能尽量减少对关节的损伤?这些问题都可以的到详细的解答。

跑有跑法,练有练法。每一周期会安排不同类型的训练科目,在跑步的同时安排力量和技术的训练,不去健身房也可以做到。不仅仅为减脂,也为更健康!

你可以用大把的时间追一部综艺,也可以用30天的坚持瘦下来。给自己一个机会,拒绝肥胖带来的疾病,拥抱更健康的生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z-sDXIBd4Bm1__Yf1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