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新规下如何做好线上裂变式招生——新媒体营销全揭秘

2019-10-03     校长盟

一、新媒体VS传统媒体


自媒体:成本低、直接与受众建立联系、零门槛、随时随地;

传统媒体:广告费高、品牌推广、门槛高、受固定场地的限制;

二、粉丝量决胜负


1

活动的目的是吸粉


做活动运营,基于求关注的目的,能够吸引大家的眼球,提高传播率;

有目的的做内容运营,持续输出,提高写干货的能力;

持续制造转发、裂变,扩大影响力;

持续做活动,每天、每周、每月,小活动连接大活动;

2

你做错了什么


链条长:时间不能太长,例如“百日阅读” 拆分成小台阶

没有回路:潜在客户一定要能够直接与商户取得联系,或者商户能够主动收集数据。

没有官微:没有关注主体,吸引来的潜在客户直接加代课老师,而代课老师的个人微信和工作微信分不开,导致一定的流量流失。每个机构都需要有自己的官微,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都需要有我们的机构主体号。用一个主体号去吸粉,防止流量分流,尽量不要让我们的用户分散在各个老师的微信中。

并且要给每位老师都配上工作微信号,同时在发朋友圈的时候也非常需要技巧,无论是时间,还是文案,或者图片,如果持续在发广告,一定会被家长屏蔽。我们一定要给家长呈现需要的东西,保持持续关注。

太啰嗦:文字过多,并且没有吸睛的标题,只呈现出一大段文字,结果用户连学校名字都没看到,也没有刺痛潜在客户的内容。

3

案例:KET考前冲刺


活动目的:吸粉,吸引机构周边对KET考前冲刺有需求的用户;建立不同的班级,例如词汇营、阅读营等等;

建立微信号:微信名称为“KET考前冲刺”,不需要呈现机构名称;

微信要求吸粉:3000好友;

发起活动至少建20个群,每个群200人,每天固定时间在群里讲解,保证留存率。

4

活动案例

学霸期末冲刺营


建立社群:公益群才没有防备心,不需要努力维持留存,公益群可以作为很好的一个筛选用户的方式,留下的最终都是目标用户;

进群后:家长进群后,把群当成免费公开课讲台,进一步吸引用户到课,在固定时间做固定的动作,可以用语音的形式进行,比如某种类型的题目学生普遍做错,那今天我们会花5-10分钟来主要讲解这个问题;

马甲很关键:不是一味的称赞才是好马甲,而是会提问的马甲才是好马甲,把家长的心声,家长想问却不敢问的问题问出来,之后我们再给出精彩的回答,一定会迎来更多用户的赞同;

公益群的维护需要注意每个时间节点,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养成用户习惯;

面对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像医生面对病人一样,让群内的用户都能知道自己哪里有不足,并且帮助他完善自己的不足,和家长进行健康良性的对话互动,最终使学生进步,逐渐和机构建立信任和依赖;

5

常年养群


内部老带新

做题分享

朋友圈

好友扫码直接做题,提交电话

电话邀约

上门试卷分析

试听报名

外部地推

扫码进群

做题提交电话

电话邀约

上门试卷分析

试听报名

三、线上转线下


第一招:一对一邀约话术

家长您好!我是张老师,这几天孩子做的期末冲刺训练题,我想和您简单分析一下 情况。预计占用您3分钟的时间。(开场白快速,单刀直入,暗示沟通仅需3分钟)

差生:总结孩子在哪个部分集中犯错,分析错题原因是哪个部分没理解,这是什么 原因导致的。(强调知识没懂,而且直接讲题没有意义,需要到校完整补习)

优等生:强调孩子基础不错,今天给开个小灶,留一些提高的题。(优等生 会被尖子生氛围吸引,所以首先分析自己的优势是否有此类尖子班)

第二招:引流小课

五六年级推荐课程:首字母点睛班

班型设置:两次课程为大家解决五六年级学生首字母硬伤问题,降低家长决策成本;

针对某一重点问题设置小班课,即使在其他机构报了英语课程,也依然会选择在我们机构报名这期小课;只需找到孩子不足,深挖病根,指出症结并给出解决方案;

四、总结


1、养群,是中小机构最低成本的招生方式;

2、集中发力到一个微信号;

3、关键节点设置对应的活动;

4、群运营考验耐力和互动能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ibkkG0BMH2_cNUg7VX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