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云端·园区头条]
1·重磅!我国新设6个自贸试验区
根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指出,在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6省区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总体方案》提出了各有侧重的差别化改革试点任务。山东自贸试验区,提出了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海洋特色产业和探索中日韩三国地方经济合作等方面的具体举措。江苏自贸试验区,提出了提高境外投资合作水平、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和支持制造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广西自贸试验区,提出了畅通国际大通道、打造对东盟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区和打造西部陆海联通门户港等方面的具体举措。河北自贸试验区,提出了支持开展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支持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开放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云南自贸试验区,提出了创新沿边跨境经济合作模式和加大科技领域国际合作力度等方面的具体举措。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提出了加快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建设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交通物流枢纽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2·京津冀有21个国家级开发区 成对外开放重要平台
根据中国新闻网消息,正在举行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发展专题论坛。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目前,京津冀地区共有21个国家级开发区,10个综合保税区,211个省市级开发区。2018年,京津冀地区实际利用外资2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72%,其中21个国家级经开区吸收外资约占本地区实际使用外资的三分之一。世界机器人大会至今连续举办五届,2019年升级打造特种机器人展区,新增医疗机器人展区、智慧物流展区、多足机器人动态展示区,涉及21个行业应用的700余件(套)展品同台亮相。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业界人士围绕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合作、项目对接、企业服务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关键词,探讨区域间产业合作的最新模式与发展趋势。截至2018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数2.2万余家,地区生产总值约1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近4000亿元,税收完成近600亿元。
[中经云端·高新区]
1·合肥高新区25个项目集中签约 投资额达202亿元
根据安徽日报消息,2019年8月24日,合肥高新区举办2019年“1+N”政策宣贯会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有25个项目集中签约落户高新区,协议投资额达202亿元。2019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合肥高新区扎实推进新动能培育和新旧动能转换,主导产业加速转型,新经济主体接连涌现。截至2019年7月底,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232个,协议总投资超482亿元。建设经济大脑、智慧城市、未来教育等8个新经济应用场景,支持瞪羚和独角兽企业132家。电子信息、光伏产业实现两位数快速增长,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12.7个百分点。
2·苏州高新区打造国家级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
根据苏州日报消息,启动建设的苏州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可靠性分析与工艺验证公共服务平台,一期投资约1亿元。该平台将开展高端集成电路破坏性物理分析、失效分析、可靠性分析、板级可靠性评价与验证等技术服务,实现面向智能制造、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机器人端等新兴产业对集成电路可靠性评价的要求,支撑国产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的质量可靠性提升与健康持续发展。该平台预计2020年6月可形成服务能力,建成后将配备国际最先进的可靠性评价与验证仪器设备,形成一支特色鲜明、技术过硬、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国家级”技术开发服务队伍,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集成电路企业提供快速、先进的评价与验证、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专业技术服务。
3·唐山高新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
根据唐山市人民政府消息,2019年以来,唐山高新区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大力引进项目、推进项目、干成项目。截至目前,全区重点推进项目88个,新开工项目29个,续建项目21个,总投资302亿元;17个项目被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往往就是‘龙头’和‘引领者’,能构筑产业发展新高地、铸就行业发展新动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全成表示,高新区将龙头企业视为引领者,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动相关中小企业发展,全力做好他们的“后勤保障”,鼓励既有企业扩大再生产,强力推动立区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中信重工开诚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项目将于10月建成投产,并成为国内最大的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总投资11.7亿元的开元集团特种焊接机器人及系统项目正在内外装修,10月投产后将建成全国最大的焊接装备制造基地。此外,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唐山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推出了“三个一”工作制,即办理项目“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这项工作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汇中智能超声项目从取得项目用地到办结施工许可并开工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4·江苏省昆山高新区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
根据昆山视听消息,高新区是江苏省创新驱动的核心区和重要载体,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中发挥着支撑、引领和示范作用。据了解,参加本次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的高新园区共50家,包括18家国家高新区、3家国家高新园、21家省级高新区和8家筹建的省级高新区,综合评价主要从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考评。从评价指标看,国家高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出口总额、高端人才数等主要指标数值均占全省高新区总量的65%以上,排名前10位的高新区全部为国家高新区。
[中经云端·经济开发区]
1·福建省龙岩经济开发区7个项目集中开竣工
根据闽西新闻网消息,2019年8月20日上午,龙岩经开区(高新区)举行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大督查大落实”八月份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共7个项目开竣工,总投资14.6亿元。此次开工项目3个,总投资12.06亿元,分别是投资6100万元的精固环保节能铝合金制品生产项目、投资6500万元的承丰机械属具生产项目、投资10.8亿元的厦鑫博世楠院;竣工项目4个,总投资2.54亿元,分别为投资6200万元的龙夏电子新型半导体功率器件生产项目、投资7000万元的君玛健康特色食品生产项目、投资6100万元的恒悦模具类汽车零部件制造加工项目、投资6100万元的品众体育地面新材料研发和生产项目。
2·江苏省盐城经济开发区:加快重大项目建设速度
根据盐阜大众报消息,记者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了解到,2019年1-7月,该区新注册项目163个、同比增加121个,其中设备投资超亿元项目30个、超10亿元8个。这意味着2019年该区“项目立区、创新引领”方略取得重大突破,不但落户项目与上年比数量激增,体量变大,项目的品质也大为提高。打造全国最大的光电光伏产业集群,发挥天合、润阳、阿特斯等基地型项目集聚作用,新注册永臻光伏组件、九天光伏焊带、杉智光学材料等项目8个。以总部落地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南纬集团将总部从上海搬至园区,50家企业拓展“制造+科研+总部”,新增开票53.2亿元。加大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力度。聚合园区管理办、招商公司、部门单位和国有企业等力量,全面推进对韩招商。聚焦打造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对韩“1+5”商务代表处“三位一体”功能,每月在韩国举办招商周活动,成功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商协会圆桌会议(盐城)峰会。精心构建中韩(盐城)产业园未来科技城“一核四区”功能格局,加快打造国家级研发基地、检测平台和孵化基地,2020年6月建成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