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云端·特别报道】
1、甘肃兰州视频签约4项目投资额560亿元
改“面对面”交流为“屏对屏”沟通,2020年2月20日上午,兰州市首次以视频连线的形式举行重点项目对接及视频签约仪式,共签约重点招商引资项目4个,投资总额达到560亿元。
“以视频的方式进行交流和签约,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推进兰州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兰州市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当前,全省上下正处于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作为省会城市,兰州市将不断创新方式,努力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视频签约仪式按4个场次依次进行。
首个签约项目为绿地集团陆港金融产业中心项目。该项目累计总投资额达到360亿元,计划在西固区范广坪区域内打造集国际贸易港、AI智能园区、企业园、特色风情商业街、康养医疗、星级酒店、总部办公、品质住宅、生态公园等于一体的高品质陆港金融产业中心。
接着,兰州市又相继与北京易华录公司、龙湖集团、东方希望集团进行了3场签约,分别签约了投资规模约60亿元的数据湖及其数字经济产业化项目,计划投资100亿元的新丝路主题城市商业新中心“龙湖金城光年”项目,以及计划投资40亿元的生猪养殖加工项目。
据悉,为全力推动这些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早日投产见效,兰州市成立了由副市长牵头的专门项目推进服务团队,以提供高效、优质的“一对一”服务。
2、新疆各重点园区推动企业有序复工
从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当前,新疆各重点园区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2020年2月23日,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制剂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抓紧生产,这里每天生产祖卡木颗粒10万盒,可满足市场药品供应需求。目前,该企业所在的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已有53家企业复工复产,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家。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充分发挥生物医药产业聚集优势,整合各类资源,于2020年2月10日成立国有控股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乌鲁木齐高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目前可日产医用防护服1000套、医用隔离服1200套。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出台《关于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0条政策措施》,对安全复工复产企业的防疫体系建设给予30%、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补助。
该开发区推出网上办理政务、开辟物资采购运输绿色通道、解决食宿困难、减免租金、延期交税等措施,积极应对疫情,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目前,已有20余家企业复工复产。
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食品供应,为保障老百姓“菜篮子”“米袋子”的相关企业积极派发防护物资,协调产品运输。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化工工业园组织新疆亚欧稀有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做好复工生产,该公司每天生产次氯酸钠(84消毒液的重要成分)约40吨,目前已向社会供应1400多吨。
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制定《甘泉堡经开区有序分类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工作安排》,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园区对正常生产企业实行封闭式管理,形成安全岛,采取人员分流、错时就餐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风险。
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复工企业驻企指导员机制,实时了解复工企业疫情防控情况,掌握复产信息,指导督促企业做好防控措施落实,分批分类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
阿克苏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帮助企业减负,提振生产信心。截至目前,该开发区为企业兑现稳岗减负资金298.8万元,申请缓缴费用250万元,申请金融支持与服务涉及贷款总计1.66亿元。
3、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正式投运
记者2020年2月23日从成都双流区获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当日迎来首批20吨进口猪肉,标志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正式投运。
据悉,这批进口猪肉总重量约20吨,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屠宰加工后,经全程空运冷链方式,飞抵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经成都海关快速验放,顺利清关。
记者了解到,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位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国际货站内,项目总建筑面积1251.5平方米,设置有海关查验区、采样、样品预处理及存储、外来生物检测等专业技术用房。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于2019年2月正式动工建设,2019年7月通过成都海关预验收。2019年10月接受了海关总署组织的正式验收。2020年1月正式通过海关总署验收,具备进口肉类资质。
据双流区航空经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双流区加强指定口岸建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现已拥有进口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水果、肉类、植物种苗等5类指定监管场地及进口药品、生物制品等2类指定口岸资质,成为西南地区功能最齐全的空港口岸。
4、江苏中韩盐城产业园:合力阻疫情全力保复工
连日来,中韩(盐城)产业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和疫情监测“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干部职工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和服务企业前沿阵地。
江苏现代综合特殊钢有限公司于2020年2月10日正式复工。面对疫情,公司在人员管理、食堂供应、环境消毒等方面充分做好防控工作。在物资储备方面,更是在前期储备的基础上,又紧急从韩国采购了一批口罩,但全厂75名员工,每天消耗量可观,如不及时增加供应,可能会对企业生产造成影响。
在得知企业遇到的难题之后,园区工作人员主动登门,第一时间与盐城东尔服饰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及时帮助企业预定了5000只口罩。同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在原料、资金、物流配送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全力支持和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
园区坚持全员深入一线、合力阻疫情、全力保复工,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立体式宣传,增强企业自我防控的意识和能力,坚定战疫情、稳生产的信心。同时,推动落实“惠企”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金融信贷、财政支持、减轻税费负担、稳岗就业等帮扶力度,逐项解决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物资短缺、招工用工难、物流运输不畅、供应链不配套、资金紧张等问题。截至目前,中韩(盐城)产业园核心区51家韩资规上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
5、安徽宿州:经济开发区安全有序促复工
日前,宿州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实行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包保责任制,实施多项帮扶举措,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安全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园区已复工规上企业23家(总数45个),复工率为51%。预计2020年2月底前能复工41家,复工率达91%。
园区制定《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及生产经营有关工作包保方案》等,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及行政区划相结合的包保方式,园区干部职工纷纷下沉到社区、企业,建立复工复产微信群,邀请企业加入,及时将省市复工复产相关政策文件发给企业,同时每天实地核查、督导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送复工扶持政策。园区认真落实金融支持、降本减负、保障用工、稳岗支持等方面政策。实地调研华康医药、达铭实业等企业,摸清情况、掌握需求,用好现有政策,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采取延期还款、分期还款等措施,确保不断贷。对因疫情影响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中小微企业,落实延期缴纳政策,全力帮扶企业解决经营困难,共渡难关。
赠送防疫物资。科学调配防疫物资,将防疫物资向企业、社区一线倾斜,援赠科立华化工、中科弘力电器等17家企业850桶(5L装)84消毒液,帮助、指导企业复工复产。
促优惠政策兑现。华康医药为园区一家医药生产销售企业,春节期间一直加班加点生产。园区为解决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资金需求,一事一议,及时安排财政人员办理,兑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90余万元,有力保障了防疫物资生产运输。
保道路交通顺畅。道路管控期间,为保证安特食品、国药控股等应急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原料进得来、产品出得去,经开区及时上报市应急指挥部,同时协调交警部门开具通行证,确保应急物资运输通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f5gnAB3uTiws8KOn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