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热播大剧《小欢喜》播出之后,较之于之前的《少年派》更让观众叹为观止。作为《小别离》的姐妹篇,它还是由黄磊,海清担任主角,不过又添了陶虹,王砚辉,沙溢等老戏骨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这部剧从高考,家庭,孩子出发,给我们演绎了三个家庭陪伴孩子共度高考的情感大剧。
在电视剧《小欢喜》里,古灵精怪的方一凡,成绩不好,性格如猴。他的父母方圆和童文洁,一个是宽容乐观的慈父;一个是性格暴躁的严母,两人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常常各抒己见,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能出人投地,不留遗憾,虽然每次都争吵得热火朝天,最后还是佛系收尾。
学霸乔英子,是一个离异家庭少女,虽然外表坚强,但是内心极度自卑。她的妈妈宋倩,作为一名金牌讲师,对英子考清华寄托了深切的希望,一直秉信严师出高徒,从而对女儿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爸爸却是一个无责任尊重女儿的慈父,他们俩之间的相处更像朋友,亲密无间,这让妈妈更觉“危机重重”。
叛逆少年季杨杨,从小作为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让他与舅舅的关系更为亲密,两人亦师亦友。最后面临高三,他的父母过来陪读,以求弥补这么多年来的教育缺失。好在他的妈妈温柔和蔼,即使儿子再叛逆,她都能理解宽容,在僵化的父子关系中起到了一定的润滑作用。
他们三个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一个父母的性格都有所迥异,对待孩子的教育方法也是千差万别,但是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更好,他们都有着同一个使命,那就是让孩子顺利高考,不给未来留遗憾。
高考,这两个字一直是时代感最强的全民记忆。都说高考是一场人生修炼:孩子脱一层皮,家长脱十层。在电视剧里,我们隔着手机屏幕都能真真切切感受到高考给这些家庭和孩子带来的压力和影响。
相信屏幕前的大多数观众都是从高考过来的,对挑灯夜读,隔三岔五考试一定记忆犹新。尤其是童文洁经常跟儿子方一凡大吼说,“高考这场战役你要是输了,你终身遗憾呐,方一凡!”不由让人惊叹,这句话似乎曾经有很多人这样跟我们说。但是剧中的方一凡,并不像当年的我们,稀里糊涂的认同了。他可是勇敢地反击了妈妈给的压力,乐观地说:“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怎么就终生遗憾了呢?”对待妈妈的焦虑和高压力,他可是从未感觉到高考的重要,依旧每天嘻嘻哈哈。所谓“皇上不急,太监急”大概就是他们一家的真实写照。
乔英子妈妈宋倩一直给孩子灌输这样一个思想:不考上清华就不行。她不顾英子热爱航天的爱好,毅然决然以考上清华的希望来要求英子做试卷,不能参加任何课外活动,不能玩乐高,不能退步......但她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英子好,她为了照顾英子全心高考不惜辞去工作,凌晨三四点就起来给女儿煲汤,中午送饭,晚上熬夜为女儿批改试卷等。然而,她的控制欲太强了,把高考看的太重,让英子无从释怀,不能自已。
季区长,这位“空降父亲”为了儿子更是让观众不由不赞,一个三好中年大叔,竟然为了了解儿子的爱好,主动去学卡丁车,玩抓娃娃,吃从来没有吃过的西餐。他们夫妻二人为了陪伴儿子高考,不惜租房陪读,对儿子特别重视,因为用心,他们才得以把一个叛逆的季杨杨,拉回正轨。刚开始因为成绩,空降爸爸确实感觉是丢了自己的面子,但是最后发现了儿子的爱好,他们夫妻体现了极大的宽容和理解,并且予以支持。
正如制片人徐晓鸥说:
“这也是很开心的一年,孩子长大了,开始新的人生,父母也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有别离,也有小欢喜。”
是啊,高三这一年,虽然是紧迫焦虑的一年,但是很多孩子得以与父母朝夕相处。孩子们慢慢长大,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可能要告别父母,这是别离。然而,父母对孩子哪有不放手的爱,看着孩子慢慢社会,努力生活这又何尝不是他们的小欢喜。
然而,对待高考这一年的别离,这不仅是孩子与过去的告别,也是父母与过去的告别。无论何时何地,笑对人生,珍惜眼前才是真正的小欢喜。
不管怎么说,父爱和母爱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有可能是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有可能是淳淳教导,耳提面命;也可能是顺其自然,宽容理解至上......无论是哪一种教育方法,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为了让你未来更好。
最后希望每一位高考之后的学子,都能正确对待人生的小别离,迎接人生的小欢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