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
患者,男,64岁,1小时前因手提白菜上楼引发双上肢酸痛,休息片刻未缓解,反而出现胸前区针刺样疼痛,可忍受,并伴有轻度胸闷,为求进一步治疗自行步行入院。既往无心脏病史,入院后立即给予心电图检查,心率107次/分,余无异常,生命体征监测:
BP:170/100mmHg,血氧98%。
医师下达医嘱:心肌酶检测、胸部拍片检查,血压偏高给依那普利10mg po
由护工陪同做轮椅外出检查.......
抢救经过
约30分后患者检查完毕安返抢救室,嘱躺于床上休息,等待检查结果,并给予复测血压及血氧情况......
在血压监测过程中,患者突然四肢抖动,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口唇紫绀......
阿斯发作?立即呼叫医护人员,同时给予心肺复苏,打开除颤仪,安装导联,心电图示:室颤
立即选择能量150焦耳—涂导电糊—充电—充电完毕—除颤........
除颤完毕,心电监护示转为窦性心率,约97次/分,抢救成功,患者意识清醒......
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复查18导联心电图、血气分析......
检查结果显示: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早搏,V7-V9导联ST段抬高
血气分析示:氧分压113mmHg、乳酸7.2mmol/L余无异常
胸部拍片:未见明显异常
心肌酶检测:无异常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由医护人员陪同吸氧、监护、平车以“急性心肌梗死(正后壁)”转心内科继续治疗........
教训
惊心动魄的抢救结束,回顾患者整个就诊过程,血的教训总结如下:
1.电除颤是治疗快速异位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心性猝死者80%为室颤所致。据报道,如能在发生室颤1~3分钟内完成,除颤存活率可达50%,迟于3分钟存活率仅为3%,除颤成功的关键在于争取时间,在发生室颤后 1~3分钟内立即完成除颤,效果最好。
所以,对于突发心跳骤停的患者,如果能快速给予除颤,为尽可能缩短时间,暂时不用安装胸导联,直接选择Paddle,确认室颤,立即给予除颤,再进行后续治疗。这样可以避免手忙脚乱安装电极或寻找电极片浪费时间,延误抢救最佳时机。
2.对于胸部不适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无异常的情况下,一定不要放松警惕,避免外出检查以防病情突变,抢救不及时。尽量选择床边检查或医护陪同携带除颤仪等抢救设备,做好应急准备,避免意外发生。
3.接诊胸痛患者,要有意识进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避免心梗部位漏诊,并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在医护人员的视线范围之内,避免突发心脏骤停,未能及时发现,抢救不及时。
4.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所以,当患者有上述诱因,并且存在胸痛、胸闷的临床表现,即使无心脏病史,心电图暂时无典型改变,也要按照急性心梗的救治流程进行预防性治疗,避免延误抢救时机。
小结
在大多数心脏骤停的病人中,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第一表现,及时发现并及时电击除颤和心肺复苏可挽救相当比例猝死者的生命,可使部分患者转危为安,更为进一步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和微信公众号(cjmn2015)
欢迎您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平台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