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范饲养,确保产品质量
饲养场地的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符合相应的要求,饲养过程中严格控制药物和添加剂使用,确保鹅肉及其产品质量。
二、科学饲喂,精心管理,降低成本
生态放养时所选品种既要能适应林地、果园的粗放饲养环境,又要综合考虑鹅的生产性能和当地的消费习惯、市场价格等因素,以确定最佳的放养鹅种。
掌握鹅耐粗饲的特点,合理放牧和放水,林地放养要充分利用野生饲料资源,利用林地、果园种植优质牧草减少补喂饲料的数量,降低饲料成本。
三、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预防疾病
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科学确定疫苗接种程序,搞好环境消毒,采取一切措施预防疾病,防止传染病的爆发。
四、饲养过程中做好记录,及时总结经验
整个养鹅的过程较长且烦琐,再好的记忆力也不容易把各种生产过程及数据都能准确地回想起来。所以要养成把养鹅过程的各项数据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的习惯,以便一个饲养周期结束后对生产中的饲养管理过程、各项生产指标、收支情况作分析,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记录要及时、精确,尽量简化,以便于分析。主要记录内容包括资产如一些房舍、设备及用具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及变化、库存物资如饲料、兽药等情况;生产记录如饲养的品种、数量、进雏日期、生长发育、体重变化、死淘率、饲料消耗等;资金的变化情况包括购买饲料或原材料、鹅苗、药品、燃料、工人工资、水电等支出费用及出售各种产品如鹅只、淘汰鹅的收入等。疾病防治记录如免疫程序、发病及预防、治疗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