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是红一方面军于1936年开始使用的部队番号。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决定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同时开辟抗日通道。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由彭德怀担任总司令,毛泽东担任总政委,杨尚昆担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担任总参谋长,由陕甘苏区出发,渡过黄河,挺进山西。
1936年5月5日,中国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蒋介石拒绝停战,坚持内战,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争取团结抗日力量,停止内战一直抗日。
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为提升部队的机动性,除骑兵外,还组建了自行车突击分队。自行车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在作战中被发挥的淋漓尽致,能够给予敌人快速有效的袭击。这也算是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应对复杂环境下快速反应的尝试。
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武器装备可谓“五花八门”,从手枪到冲锋枪,从重机枪到山炮,有德国造,美国造,法国造,捷克造等等。
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日常训练主要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未来迎战日本侵略者,要做到克敌制胜。
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炮兵,通常以炮兵组为单位,在炮长的带领下进行操演。以达到熟练操作,精准打击。
炮兵的弹药运输和物资保障也是日常训练的科目。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装备和物资只能使用骡马等运输,有些时候山路崎岖战士们只能肩担背扛。
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为提升战士的文化水平,开设识字班,教员使用罗马字母拼写的方法进行教学,简单易懂,也就是今天我们都在使用的汉语拼音法
教员正在教战士们识字,黑板上写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战士多是穷苦人家出身,所以进入识字班的战士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
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时期,很多战士在根据地艰苦的环境里还是坚持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很多小战士更是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报纸、刊物提升自己。
在紧张的战斗和训练之余,战士们也会组织体育、娱乐活动。如打篮球、联欢会等。图中的战士们正在进行类似门球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