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一则有关我国住房面积的数据,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居住面积已经达到了34亿人口的居住面积,也就是说我国目前的房子已经足够34亿人居住的,而我国的人口只有14亿人,居住面积直接多出了20亿人口之多。或许这个数据可能有点夸大了,毕竟34亿人的居住面积有点不现实,但是房产过剩的事实是不容忽视的,房地产泡沫也是持续扩张的,虽说政府在努力挤压,但是泡沫还是很巨大的,只要是刚需买不起房,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是不太健康的。
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市市场现状是怎样的呢?
最近总是有消息爆出这个房企做新能源汽车,那个房企做文旅,要不然就是哪个哪个小房企被哪个大房企吞并的事情,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很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都在趋于冷淡,开发商想卖房子,但是已经卖不动了,面临高额的负债,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周转,小房企才不得不选择被吞并还还债。而大房企虽说还债的的压力小一点,但是在市场持续冷淡的前提下也在不断地试着转型,甚至是逃离房地产,这或许就是房企应对房子卖不掉的一种应对措施。
而有关房企做“外行”的消息向来是不绝如缕的。
王健林前两年就已经开始逐步抛售掉了万达,然后现在手里已经没有一平米的房产项目了。他拿着抛售的钱一方面是去还债了,另一方面也开始做起了文旅,反正是没有再回到房地产行业的意思了。而万科同样也是喊出了他们的八爪鱼战略,从美国黑石集团手中收购印力商业,从新加坡凯德手中拿下20个购物中心,并购新加坡物流巨头普洛斯和英国太古的冷链物流,再加上泊寓、养老、夏令营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除此以外,还有恒大等企业做起了新能源汽车,融创等大房企也做起了文旅,反正有一种把房地产的资金向外界转移的趋势。
与此同时,房价并没有下跌,刚需还是买不起房。
虽说房地产市场在趋于冷淡,但是房价并没有下跌的意思,依旧是停留在较高的水平,或者说是在较小的范围内上涨的。而这样的房价水平已经把刚需挡在买房的门外当了很多年了。当然,倒是有部分城市有开门的意思了,但是因为开发商太过于着急了,也就迎来了“房价止跌令”,到头来,刚需还是买不起房。
那么对于现在的房子,开发商卖不掉,刚需买不起,以后应该会怎么办呢?
无论什么时候,降房价永远都是解决房地产现有问题的最好措施。当然,并不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在较大的范围内使其下跌。这样的话会对经济造成很大的动荡。降房价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最终的目的就是能让刚需买得起房子,这本都是应该的,毕竟刚需就是最应该买得起房子的人。
所以,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