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齿多次背叛刘邦,刘邦却给他封侯,背后隐藏的是帝王的智慧

2020-08-04   安琪的翅膀

原标题:雍齿多次背叛刘邦,刘邦却给他封侯,背后隐藏的是帝王的智慧

我们现代有一个说法叫做“工具人”,说的就是利用某个人的某种价值,然后用完就扔,这种人我们将他称之为工具人。如果按照工具人的这个概念的话,雍齿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工具人。究竟雍齿跟刘邦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说到雍齿,那就是刘邦心中的痛了。雍齿为沛县人,是刘邦的同乡。我们都知道在刘邦起兵的时候,他最信任的人就是自己的同乡好友了,因此往往对他们多加信任、委以重任,逐渐形成了一个小集团。

当时刘邦起兵的时候,雍齿加入了刘邦的起义军。雍齿在沛县一带是出身豪强之人,他知道刘邦早年就是一个小混混,好吃懒做,因此雍齿心里是很瞧不起刘邦的,甚至对于刘邦有几分轻视,这也为后面雍齿的背叛埋下了伏笔。

后来雍齿经魏国人周市引诱,背叛了刘邦,献出了丰邑投靠了魏国周市。刘邦非常愤怒,他感觉自己被自己老乡背叛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因此调集大军去平叛,想要来个杀一儆百。

刘邦两次攻打丰邑都没有打下来,只好到薛地投奔项梁,项梁随后借兵给刘邦,才得以打败雍齿。由此可见,雍齿是一个有才能的将军。刘邦因此对雍齿非常痛恨。后雍齿属赵,再降刘邦。

也就是说雍齿是个反复横跳的叛将啊。我一直都有一个观点,我认为刘邦的集团早期与其说是一个成熟的政治集团,不如说是一个类似于“帮派”的小团体,这个团体的凝聚主要靠的就是地域和义气,如果说出了雍齿这个事情,那就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雍齿这种行为完全可以来一个“三刀六洞”啊!但是后来刘邦对雍齿的态度却很出乎我们意料。

雍齿的结局是什么?我想一开始大家想得都和我一样,那自然刘邦就要把雍齿除之而后快了。但是刘邦没有,他反而给雍齿封侯了。这个事情记录在了《留侯世家》之中。其中记载:

这个比较长,我就来给大家用白话来说说。

说的就是刘邦平定天下了,大家要论功行赏了,但是只封了一部分人,还有很多人没有封。大臣们都争得厉害,朝堂上一片混乱。

说有一次刘邦经过的时候看见大臣们坐在一起讨论事情,刘邦就问张良:“他们在说什么啊?”张良说:“陛下不知道吗?他们在说谋反的事情。”

刘邦一听,这个汗就下来了,赶紧问:“天下都太平了,他们还谋反干嘛啊?”

张良说:“陛下从平民起身,现在取得了天下,但是被封的人只有萧何、曹参等几个老朋友,然后杀的人都是平时很讨厌的人。现在看看大家的军功和职位,会发现官职不够用的,因此大家害怕陛下没法给大家都封赏,又怕因为一些过错被陛下诛杀,因此聚集在一起谋反。”

刘邦很担心说:“那咋办啊?”

张良说:“陛下最讨厌谁?”

刘邦说:“我最讨厌雍齿了。他以前认识我,总是羞辱我,我很想杀了他,但是考虑到他劳苦功高不舍得杀他。”

张良说:“那就赶紧封赏雍齿给大家看,大家一看雍齿这样的人都被奉上了,那我们还怕什么呢?”

就这样,雍齿被封侯了,然后大家都说:“雍齿都封侯了,我们还怕什么呢?”

这个故事,读起来非常有意思。当刘邦将自己最讨厌的人都封侯了,说明其他人肯定能获得更好的封赏,因此大家也不用怕了。

我们前面说了,刘邦集团初期就是一个帮派性质的集团。因此刘邦在用人上面,自己喜欢的人例如说萧何曹参就多用一下,封赏也高;自己不喜欢的人就不用,甚至随便杀了。说实话,这社会习气太重了,难怪手下大将会怀疑。

但是后来,刘邦给了雍齿封侯的封赏,雍齿可以说是他最讨厌的人了。这就是刘邦像一个皇帝一样做事了。作为一个皇帝,他要用自己喜欢的人,也要用自己不喜欢的人,他需要更多的政治考量,刘邦也开始逐渐向着一个帝王转变了。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