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城人均消费排行榜公布!5城超4万元,这里的人最敢花钱|幸福圆桌会

2020-10-09   幸福里APP

原标题:35城人均消费排行榜公布!5城超4万元,这里的人最敢花钱|幸福圆桌会

消费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布的《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到2025年,将培育一批新的消费示范城市和龙头企业。那么,主要城市目前的消费能力是怎样的?

人均消费支出南方“扛把子”,人均消费率北方“唱主角”

根据统计数据,从人均消费支出看,排名前十的城市是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杭州,珠海,佛山,厦门,长沙和东莞,以南方城市为主。从人均消费率来看,北方城市排名靠前。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部分重点城市的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尚未公布,因此未纳入统计范围。一些城市只公布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数据,所有居民的人均消费数据是根据当地城市化率测算得出的。

人均消费十大城市:一线城市领先

2019年,35城的人均消费支出中,有17个城市突破三万元大关。除长沙和武汉外,其余15个城市均位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其中,人均消费支出超过4万元的城市有5个,它们是上海、深圳、北京和广州四个一线城市,以及由于近年来的数字经济而迅速发展的准一线城市杭州。

上海位居榜首,去年,上海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5605元,同比增长5.2%。此外,上海还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城市。抽样调查显示,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442元,同比增长8.2%。

深圳和北京的人均消费支出均超过4.3万元,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年来广州在金融和互联网产业发展方面不及其他三个一线城市,上市公司数量甚至低于杭州和苏州,但其在人均消费支出上并不弱。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广州人均消费支出为41999元,紧随北京和深圳之后。

与深圳和北京较高的居民消费支出相比,房价较低的广州的食品消费量更大。今年7月,在广州举行的第159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市场研究所所长,《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报告》执行主编何江介绍了情况。从人均消费来看,广州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国主要城市之首。在各种类型的消费中,餐饮消费仍然很活跃。广州的餐饮总消费量可与北京和上海相提并论,人均餐饮消费多年来一直保持全国最高水平。

广东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分析说,广州人有很强的饮食消费意愿,喜欢在深夜吃东西,所以饮食成本相对较高。

在前十名中,长沙排在第九位,是唯一的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超过了东莞、苏州、温州、宁波和无锡等发达的沿海城市,这也显示了长沙的强大消费能力。

湖南社科院研究员童中贤分析,长沙是典型的消费城市,每个人都敢消费。长沙的房价相对较低,每个人都有更多钱可花。

对于不同的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房价、物价和可支配收入。一般而言,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就越高。但是,人均消费支出也受到一些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城市化率越高,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就越高。

举个例子,虽然厦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苏州,但其人均消费支出却高于苏州。这是因为厦门的城市化率比苏州高出12.2个百分点。

居民支出占GDP比重:北方偏高,南方偏低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例来看,39个城市中,有9个城市的比例超过了50%,分别是是沈阳,石家庄,呼和浩特,大连,温州,济南,西安,兰州和南宁。

但是,使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的比值来衡量城市的消费率,并不完全准确。一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商品类货物的消费,而居民消费不仅包括货物消费,还包括服务消费。特别是近年来,服务消费一直在上升。另一方面,中心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仅来自当地居民的消费,而且来自周边地区,特别是省会城市,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城市。一些非省会城市,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主的生产型城市,社会消费主要来自当地居民的消费,而较少来自周围地区。因此,测量人均消费支出/人均GDP(不包括政府消费,因此该数据大大低于最终消费率)或“人均消费率”来衡量更为准确。

根据对35个主要城市人均消费率的统计,温州、哈尔滨、沈阳、天津、石家庄、兰州和东莞等7个城市的人均消费率均超过30%。一般来说,北方城市占多数。

较低的数据主要集中在南方的生产型城市和制造业城市,如常州,无锡,南通等,以及合肥和深圳。根据彭澎的分析,南方的这些主要制造业城市主要生产终端消费品。他们生产的产品不仅满足当地需求,而且输出的也更多。相反,一些地方对终端产品的需求少,而对输入型产品的需求多,这也影响了人均消费率的数值。

此外,不同地区的消费观念和房价等因素也会影响“人均消费率”。例如,由于许多北方城市的工业化进程较早,非商品化住房的比例非常大,总体房价水平较低,因此更多的居民收入将用于日常消费。相反,某些地方的房价较高,这将相应减少居民的日常消费支出。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北方城市居民很多是在体制内就业,各种社会保障均可得到,他们敢于消费。在南方的许多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较多,赚钱之后都拿回老家花了,这也影响了城市居民消费支出。同时,高房价也挤占和抑制了居民消费。在一些一线城市,一些居民在教育和培训服务上的消费支出甚至可能超过消费品支出。

来看看,你在的城市上榜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