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白送一艘航母,我国婉言拒绝,宁愿花一亿买空壳航母

2019-08-09   春秋史馆

新中国成立后,受工业水平限制,我国海军一直发展不起来,长期走“飞潜快”路线,即飞机、潜艇和导弹快艇,60年代时经常出现以百吨炮艇硬抗对岸千吨驱逐舰的情形。进入70年代后,我国提出建造航母计划,就航母建造问题展开论证,最终被确定为“707工程”,决定先建造一艘3万吨左右的轻型航母。

1980年,707工程正式展开。当时美国正在发展第二代核航母尼米兹级,苏联基辅级航母也已下水,英国订购了三艘无敌级航母,法国建造了克莱蒙梭级航母,和它们相比我国则落后了很多。707工程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我国没有建造大型舰艇的技术和经验,对航母的了解也仅限于照片和影像资料,航母内部布局、技术参数一概不知。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我国逐渐恢复了与西方的正常邦交关系,“巴统”开始技术松绑。西方国家急于打开中国军火市场,对我国伸出了援助之手,其中以法国最为热心。它向我国提供了克莱蒙梭级航母的参考原型——美国的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和独立级轻型舰队航母的设计图纸,尺寸、排水量与完全符合我国的需求。这些图纸仅有设计略图,让我国设计人员对航母的布局有了初步了解,但远远不够建造航母。

1986年,法国开始筹建戴高乐号航母,克莱蒙梭级航母面临退役。就在这时,法国提出要将克莱蒙梭级航母的二号舰“福煦”号送给我国,我国专家经过认真考虑和论证后婉言拒绝了。其中一方面是美国极力阻止,另一方面考虑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航母不会白送,还要购买配套的舰载机、电子系统和雷达系统。最终,这艘航母以12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巴西,成为巴西的“圣保罗”号。我国则购买了被拆成空壳“瓦良格”号航母,前后花费一亿多美元,除了舰体,电子系统、武器系统和舰载机都是我国自行研究,在摸索过程中为研发国产航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收他国退役航母不是明智的选择,印度就是很好的例子。2000年,印度接收了俄罗斯的退役航母“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名义上是白送,实际上前后花了28亿美元,而且问题不断,动力系统存在严重缺陷,频繁发生的起火事故就是证明。俄罗斯送出去一艘航母,靠出售舰载机和其他配套设备大赚了一笔。其实,“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并不比克莱蒙梭级先进多少,价格确实它的十数倍不止,可以说印度被俄罗斯坑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