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军队为何都不愿打巷战?俄罗斯吃过大亏,就连美军也发愁

2021-02-02   春秋史馆

原标题:各国军队为何都不愿打巷战?俄罗斯吃过大亏,就连美军也发愁

巷战,也叫作“城市战”,即在城市街道进行逐街、逐屋的争夺战,其特点是敌我混杂、形势复杂、短兵相接,伤亡极大,是公认的最难打的战斗,如非必要,交战双方都不愿意进行巷战。历史上著名的巷战有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格罗兹尼战役,交战双方均伤亡惨重。

各国军队为何都不愿意打巷战?

玩过吃鸡游戏的朋友应该深有感触,城区刚枪是难度最高、最考验玩家作战技巧的战斗方式,危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城区地形复杂,视线不开阔,窗口、屋顶、楼梯口、二楼小屋都有可能隐藏着危险,一不小心就被阴,强如王牌高手也难免被LYB打黑枪;

受地形限制,队友之间相互支援能力大幅减弱,很难架枪掩护,一旦被击倒,队友很难及时进行救援;

复杂的地形把不同段位玩家拉到同一水平线上,近距离刚枪对压枪要求不高,一旦丧失开火先机,王牌选手也有可能被青铜玩家一枪撂倒;

近距离刚枪尽可能地缩短了双方之间的装备差距,无论一级甲还是三级甲,在S686面前众生平等,满配M416可能不如一把白板Uzi,“大菠萝”也有可能在某个楼梯口被一锅拍倒,装了8倍镜和消音器的AWM,可能还不如一颗手雷好使。想苟分吃鸡的朋友,是万万不会开局跳大城的。

真实的巷战还要比游戏残酷百倍,因为现实环境永远要比游戏复杂得多,鳞次栉比的高楼、半截矮墙、地下室、下水道、废墟的二楼窗口都是藏身的好地方,根本无法预料会从哪个窗口、哪个角落射来一发子弹或火箭弹。进攻方无法确定哪里会有敌人藏身,刚刚清理干净的屋子,下一刻可能又有敌人出现,从背后打出致命一枪,只能逐街、逐屋进行清理、占领,一点点推进。

这个过程中,攻守双方之间的作战素养、作战技巧、火力、兵力差距被无限拉近,重火力使用严重受限,即使是最精锐的正规部队,在巷战中也难免损兵折将。

反过来讲,城破后能与侵略者进行巷战的部队,一定也是一支有信仰的精锐部队,这样的军队往往具有极强的组织力、基础动员能力和单兵作战能力,配合高楼街巷这种特殊地形,往往能打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非必要,进攻方通常会避免打巷战,而是充分发挥己方火力优势,以空中力量、炮火消耗敌人有生力量。

战史上进行的几次巷战,无一不是极其惨烈的战争,其中以斯大林格勒战役和格罗兹尼战役为最

斯大林格勒巷战的残酷在于,林立的高楼和废墟极大地抵消了德军的火力和机动优势,第6集团军不得不把部队拆分成小股,去争夺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房屋,作战能力大幅度减弱。而苏军龟缩在坍塌的建筑和地下室下,可以充分利用地形优势打击敌人,妇孺老幼也能参与进来。他们两人或三人一组分散作战,隐藏在废墟中与德军进行周旋,使德军陷入60万苏联人民的汪洋大海中。此消彼长之下,德军的优势被迅速抵消,苏军的主场优势被一点点发挥出来。

这场战役以苏军惨胜而告终。战后统计,守城的第62和64集团军减员75%,在得到后方源源不断的兵源补充的情况下,满编人员却从来没超过6万人,因为新兵投入战场平均存活时间不到24小时,一个满编师投入战场不到三天就基本打光。打到最后基层建制已经全部打乱,苏军士兵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形成新的作战单位,由该支部队中最高军衔者指挥。苏联军医武金斯卡娅的回忆录《一周三十次手术》中写道:

“他的连在城中区战斗1周后,发现自己指挥的人还有八十多号,不过只有17个小伙子是自己原来的部下。其他人所属部队番号竟然横跨两个集团军、7个师、16个团,来自不同番号的47个连。步兵、炮兵、装甲兵、医务兵,没有逃走的居民……整一个大杂烩,连兽医都有一个。”

这场战争也彻底打断了德军的脊梁,最精锐的第6集团军被全歼,司令官保卢斯被俘虏,苏军从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格罗兹尼战役发生在车臣战争期间,前后共进行过两次。1994年底,第一次格罗兹尼巷战爆发,俄军在没有精确卫星地图、没有构建通畅指挥系统、没有进行空地一体化信息体系的情况下贸然发动进攻,结果遭受重大伤亡。格罗兹尼是一座人口仅10万人的小城,它的格局是按照战争布置的,处处有林立高楼和堡垒,车臣叛军雇佣了大量西方雇佣兵,采用三人一组的作战方式,用机枪、狙击枪和火箭筒与进攻俄军展开巷战,利用楼群的掩护进行穿插作战,给俄军造成了重大伤亡。

相比之下,俄军臃肿的指挥和作战体系在巷战中运转不灵,机械化部队受街巷地形限制无法发挥,被隐藏在楼群中的叛军袭扰、分割包围并各个击破。第一次进攻中,承担先锋任务的131旅和第81摩步旅被这种战术打得头破血流,旅长战死,26辆坦克被击毁20辆,120辆装甲车损失102辆,最后1000余人仅有十多人成功突围,其余人均阵亡、被俘,尸体被叛军侮辱。

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俄军吸取第一次作战的教训,调集2000多名内务部特战队员参战,针对性地采用小股部队作战模式,每个战斗小组装备肩扛式导弹、火箭筒、狙击步枪和机枪,配备最先进的通信器材,相互之间密切配合,并随时可呼叫武装直升机和歼击机进行近地支援,才扫清格罗兹尼的抵抗力量。尽管如此,2000名特种部队成员仍阵亡1173名。

格罗兹尼巷战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激烈的战斗之一,尽管规模不算很大,却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战争体系,各国开始思考坦克在战争中的新定位,针对巷战的武器也随之大规模问世,如温压弹、云爆弹、白磷弹等。如非必要,即使是美军也不愿打巷战,他们更擅长打陆海空一体的信息集成化战争,而这种作战模式,在巷战中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