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么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这4个办法要从小用起来

2019-12-21   小七育儿专栏

在《最强大脑》上,有一位年仅13岁的少年胡宇轩,被大家所熟识。

没想到当初上场坦言“自己只是打酱油”的一个孩子,不仅打败了海外成绩最好的中国数独选手陈诗雨,甚至打败了28岁的“世界数独第一人”森西亨太。


要知道森西亨太开始玩数独的时候,胡宇轩还没有出生啊。

而大家讨论的最多的,不仅仅是他的高智商和沉着,还有非常强大的思维能力。

玩数独,最关键的就是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抽象思维等等。

而这样一个孩子,在别人眼里可能学习成绩从小就很好,但其实胡宇轩在小学的时候,成绩只能说一般般,不是顶尖,考到了中学之后才变好。


在他12岁的时候,就跳级进入了高一,甚至还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


很多网友都在说:“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聪明,思维能力强,前途不可量!”

的确,像胡宇轩这样的孩子毕竟还是少数,也并不会有大把大把的孩子像他一样都是高智商,思维能力强。

但,智商是天生的,思维能力却可以通过教育提升的。


而思维能力的差距,往往就是孩子未来的差距。


思维能力的差距,就是孩子未来的差距

思维能力,往往指的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想到的解决思路。

每个人的思路都不一样,一个年幼的孩子掉到了装满水的水缸里,同样是7岁的孩子,司马光就懂得砸缸救人,而其他的同伴甚至只懂得着急的逃跑。

可以说,如果一个孩子的思维能力强,那么他的未来往往也会更有竞争力。



1、思维能力强的人,在学校中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不知道大家在学校有没有发现,有的孩子很聪明,看懂了课堂上的例题,就会举一反三,懂得解开一系列的问题。

都在说学习好的人智商过人,但其实还有很多的因素,藏在“思维方式”上。

比如有的孩子背诗,他会死记硬背完整的诗句,没多久就忘了,但是有的孩子却明白记忆的小技巧,懂得记住关键字,靠联想就能想起来。

而思维能力强的孩子,懂得举一反三,更容易找到题目的突破口,取得好成绩。



2、思维能力强的人,头脑清晰,做事效率高


前阵子看到了圆圆妈发的朋友圈,大意是记录圆圆生活中一些温暖的小事。


圆圆妈临时有急事要出门,但是爸爸在睡觉,于是叮嘱圆圆:“宝宝,水烧开了,记得叫爸爸起床拔掉插头。”


圆圆用力的点了点头,于是圆圆妈心急火燎的出门去了。


等到事情办完了,圆圆妈在回家的路上才猛然想起来,糟了,直记得让圆圆叫爸爸把插头拔掉,忘记叫把水倒到保温壶里去了!


这天气又这么冷,回到家水肯定凉透了。


反正现在想起来也迟了,还是回家面对现实吧。


圆圆妈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去重新烧水,可是水壶却是空的。

转头一摸暖水壶,居然满当当的。


原来,圆圆爸把插头拔了之后,要回去睡回笼觉的,被圆圆拉住了。


圆圆抓着爸爸的手,说妈妈平时都是烧完开水就倒在壶里的,爸爸这次也倒吧!



圆圆妈特别感动,孩子真争气,比孩子他爸有用多了!

即使是平时,爸爸也只懂得“一步走”,叫他拔掉烧水的插头就只会拔掉,接下来就不管了,根本不会想到要把烧好的水倒在热水壶里,任凭开水凉透。

圆圆妈感叹,圆圆想的比爸爸还要全面,没有不懂事的自己倒开水,而是叫爸爸倒,真是妈妈的小甜心!

这样的孩子,思考事情周密,做事有逻辑,知道如何做能更好、更高效的完成,做事的效率也会很高。在未来,他们办事的灵活性可能还会让很多人大为夸赞。

3、思维能力强的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更容易脱颖而出

在社会上,懂得解决问题的人更吃香。

他们懂得抓住问题的实质,能聪明的解决各种问题。

在《华尔街之狼》中,有一个镜头非常的有意思。

小李子扮演的乔丹,在讲座上向一位年轻人提出要求,“向我推销这支笔”。

于是年轻人拿着这根钢笔,仔细揣摩了一下,开口说:“这是一直很棒的笔,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是只好笔,你可以用这支笔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

乔丹笑了笑,径直抽出年轻人手里的钢笔,直接给了下一个人。


很显然,乔丹对这样的回答并不满意。


其实这就像我们平时遇到的很多销售人员,想卖出自己的产品,不由分说的就冲上来,推荐自己的减肥产品好,保险产品好,这个钢笔好,那个房子不错,但往往别人并不想买。


更好的答案,其实这部电影早在中间就给出了答案。


“帮我个忙,把你的名字写在餐巾纸上”

“可我没有笔呀?”

“我这里有根笔,可以卖给你”

乔丹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告诉了我们,销售的精髓不是告诉别人你的笔做工有多好,而是要制造出一种供需关系,让别人知道:他要签名,所以需要你的笔。


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也带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思维能力强的人,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更容易在社会上脱颖而出。


最关键的是,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其实可以从小开始培养的。


每一位家长,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即使不是智力超群,也会是反应敏捷。


可以说,后天的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那么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呢?

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呢?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时候,孩子可能会问很多问题,为什幺小猫要叫?为什幺小鸟要飞走呀?

我们不需要管这些问题值不值得,幼不幼稚,只需要保护好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自己将答案说出口,即便说错了也不要批评他。

“小猫为什么喵喵叫呀?”

“宝宝,那你觉得小猫在和你问好,还是在找别的猫呀?”

在《妈妈是超人》中,贾静雯带着咘咘去看乌龟吃青菜,而咘咘看到乌龟觉得很稀奇,不停地问妈妈:“这只乌龟叫什么呀?”

旁边的饲养员回答正在吃的这只乌龟叫“大黄头”,而这时贾静雯看到女儿倍感兴趣,附在女儿耳朵边上轻声的说:

“你说,大黄头,吃饭了”


咘咘不停的眨眼,眼睛里写满了稀奇。

其实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寻找世界真相的不竭动力,更是他们思维能力的起源。

而父母对孩子的问题作出回应,是培养思维能力的第一步。

2、多问问题,引导思考

有的时候,思维能力需要观察力和敏感。

也许你也发现了,电视上那些聪明的侦探,总是能发现旁人不注意的细枝末节,从而推理出整个过程,合情合理。

孩子在成长发育的阶段,正是我们启发和引导他思维能力的好时间。

所以,我们可以多问问题,引导他思考。



比如在和孩子一起看绘本,我们让他数数绘本上有几个人物,在数完了以后提一些问题,比如“他们在干什么呀?他们要去哪里呀?他们想做什么呢?他们意见产生分歧了怎么办?宝宝你会怎么做呢?”

一步步的引导孩子去深入思考,思考因果关系,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这样做,孩子的思维能力将会越来越强。

3、启发为主,回答为辅

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往往有标准答案,但社会上的为人处世,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如果我们对孩子有问必答,那他以后遇到任何问题,解决方案都是跑来问你,一个没有思考能力的孩子,一定在进入社会后举步维艰。

所以下一次,我们不要急着给出答案,先反问一句:“你觉得这是怎么回事呢?”

比起告诉孩子正确答案,引导和鼓励他说出自己的答案,学会思考和探究才更重要。


4、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当我们也不知道答案时,不妨坦诚的告诉孩子:“宝宝,妈妈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不如我们一起来找答案吧?”

我们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教会他面对问题时,应该如何寻找答案,比如怎么查百科全书、字典?怎么在网络上搜索问题?

通过思考和实践得出的答案,一定会比你直接告诉他要更直观,记忆更深刻。

等孩子再大一些,不需要我们的帮助,也能够自己去找答案了。

快用小七老师的办法试一试吧!


关于育儿,或许你还有很多问题

没关系,小七老师一直关注家长们的需求

我们将不断推出能解决大家育儿问题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