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菜鸡互啄的空战,给我国提了个醒,最终歼-20方案胜出

2019-09-05   春秋史馆

80年代是我国空军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内,中美关系趋于正常,西方放开了对我国的武器禁运,我国引进了大批西方先进武器。与此同时,中苏关系正常化,于90年代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苏-27战斗机,我国空军进入三代机时代,可以说苏-27的引进直接将我国空军水平向前推进了20年。

苏-27是苏霍伊飞机设计局研发的一款单座双发重型战斗机,航程远、载弹量大、高低速性能兼具、远距离截击与近距离空战并重,可与美国的F-15“鹰”式战斗机媲美。当初向苏联引进战斗机时,苏联极力向我国推荐米格-29战斗机,但我国专家深知,米格-29腿短肚子小,充其量是一款“机场保卫者”战机,无法满足我国防空要求,于是付出极大的努力引进了苏-27。

事实证明,引进苏-27是非常明智的,这一点很快在实战中得到了证实。1998年,厄立特里亚与埃塞俄比亚因领土争议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厄立特里亚是一个东非国家,原本是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联邦,后来由于遭到不公正待遇而独立,两国就此爆发战争。东非空战中,两国空军之间进行了一场菜鸡互啄式的现代空战。

双方空军装备水平不低,厄立特里亚购买了10架米格-29战机,埃塞俄比亚也购买了8架苏-27。1999年2月25日,厄立特里亚空军的4架米格-29在空中巡逻,与埃方2架苏-27战机遭遇,双方展开空战。米格-29发射了多枚苏制R-27空空导弹,被被苏-27一一躲掉。苏-27也展开反击,发射数枚R-27导弹,也被米格-29躲过。但米格-29不得不与苏-27进行近身格斗,原因是米格-29打光了携带的导弹,结果被苏-27用R-73导弹击落了一架。

次日,2架米格-29与2架苏-27再次交锋,双方R-27导弹全部落空,但米格-29由于载油量小,不得不脱离战斗返航,结果被苏-27用航炮咬住并击落。两场空战中,R-27导弹毫无建树,完全是靠苏-27的大航程和大载弹量取胜的,胜的脸上无光。

自家产的飞机在别国上演对抗空战,这种情形可不多见,西方国家都在兴致勃勃地围观,却给我国提了个醒。我国当时引进了苏-27的全套技术,也包括R-27导弹,但R-27在空中中表现堪忧,难道只能靠苏-27本身的航程和机动性取胜吗?我国从引进苏-27的喜悦中清醒过来,开始大力发展航电和机载武器,引进航电与武器全面优化的苏-30,淘汰第一代中距空空导弹霹雳-11。在之后的五代机选型中不再盲目追求机动性,淘汰了沈飞以高机动性为亮点的歼-14方案,选择成飞以高超音速巡航和隐形为两点的歼-20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