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启刚晒娃,评论却清一色夸霍启刚?这样豪门育儿观比你更接地气

2019-12-14     小皮育儿经

前天跟朋友们聚了个餐,在闲聊过程中,一个朋友的话让我对教育孩子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在对妈妈的定义中,很多人都喜欢用“无私奉献”“倾其所有”,总觉得作为一位母亲,为了孩子奉献自己甚至牺牲自己又何妨,有好吃的,首先想到的就是给孩子,宁愿自己吃糟糠,有好看的衣服,多贵都舍得给孩子买,而自己却几年也不添新衣。

可我这位朋友不同,她说她在家,最常做的事就是跟女儿“抢”东西,她很“自私”,一点都不“无私奉献”。

“自私”的她更让孩子惦记

有一次孩子爸爸买了一袋零食,孩子当即就两眼发光过来想全部占为己有,结果朋友说出手就出手,眼疾手快跟孩子打了个平手,一人抢了半袋零食,孩子很气愤,质问朋友为什么要跟她抢零食,朋友也义愤填膺的回道:这不是你的零食,是爸爸买过来大家一起吃的,凭什么都给你,我也要吃!

还有一次公公婆婆来家看孩子,朋友特意炖了一只鸡,开吃时孩子就伸手想把2个鸡腿都放自己碗里,结果被朋友制止:“一只鸡只有2个鸡腿,你都拿走了爷爷奶奶吃什么?你一只吃完先再拿。”

结果公公婆婆却连连对孩子说:爷爷奶奶不爱吃,都给乖孙女吃。于是孩子理所当然的把2个鸡腿都夹走了。

这并不是个例,隔辈亲在她家体现的淋漓尽致,但令朋友意外的是有一次下班回家,公公婆婆用一种委屈的语气跟朋友说:孩子在同学生日聚会上带了一盒小点心,一直等着你说要留给你吃呢。

朋友问孩子:你怎么知道妈妈喜欢吃这个点心啊?

孩子说:爸爸每次买这个回来你都跟我抢,那你一定也跟我一样喜欢吃,我在同学家已经吃过了,就带点回来给你尝尝。

朋友又问:那你有没有给爷爷奶奶带东西呢?

孩子说:啊?他们不是什么都不爱吃的嘛,我没带。

因为“自私”,朋友在孩子的心中占到了一份位置,每次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孩子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妈妈的那份需求,她把妈妈装在了心里

而对于爷爷奶奶,因为总是“无私奉献”,哪怕有一次朋友特地教育孩子:“爷爷奶奶是无私,是想把好的都给你,才故意说不要的,你有好东西也应该跟他们分享。”

孩子记住了,可现实却并不赏脸,当孩子再次跟爷爷奶奶分享时,哪怕孩子有十块糖,他们还是想着留给孙女吃,并说:“我们真的不要吃,你自己吃吧。”

孩子的心灵是最纯真的,著名教授苏珊·福沃德在书籍《中毒的父母》一书中说: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

也就是说,对于还未经历过太多人情世故的孩子来说,别人跟他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尤其是自己信任的长辈。

为孩子着想可以,但真没必要“默默”,你不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需求,孩子永远都不懂,而天真的认为你就是没有需求,很多时候不是孩子自私,而是家长硬把孩子逼的不得不自私,因为他的“无私”没人理会。

会“邀功”的父母更让孩子骄傲

前段时间在央视《越挫越勇》节目上,有一个参赛小朋友唱的《妈妈别上班》火了,让众多职场妈妈义愤填膺。

写这首儿歌的不是什么纯真的儿童,而是一个成年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爸爸!而除了这首歌,他曾经的儿歌作品中,还不乏有这些歌词:我爱你胜过爱你妈妈,爸爸在外打拼养活这个家。

往昔的作品中,妈妈都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妈妈陪我玩天经地义,家里最辛苦的是爸爸,爸爸最爱我,这些充满成年人偏见的恶意,让妈妈们大呼扭曲了多少孩子三观。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位爸爸无疑是成功的,他的不断“邀功”让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辛苦,让孩子记住了自己。

而妈妈的默默无闻,不懂“邀功”被孩子理解成了理所当然,同样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长辈总是指责孩子不懂感恩的同时,让很多孩子也是充满疑惑,生活中到底有什么值得我去感恩?这些不应该都是父母应该做的吗?

如今,很多孩子聚在一起总喜欢吹嘘自己的父母地位如何显赫,家里多么富丽堂皇,却很少有孩子愿意去说自己父母的真实工作,如何辛苦赚钱,当一直有人在替孩子负重前行不让孩子看到外界风雨时,孩子会以为这世间原本就是如此岁月静好。

据资料调查显示,超过70%的小学生认为父母的付出天经地义,没有什么过意不去的,而这种认知的偏差,多数不乏是家长的错误做法造成的。

  • 当家长一味的对孩子要求:你只要认真学习就行,其他事情不用你管。
  • 为了避免孩子打扰自己做家务,干脆给个手机或平板让他呆的远远的。
  • 总是用物质奖励却不让孩子看到赚钱的艰辛。

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不知道被父母隐藏起来的艰辛,自认为这些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的,自然也就不知道“感恩”为何物。

“无情”的父母更让孩子懂得珍惜

12月11日的时候,霍启刚晒了一张儿女的照片,评论里却是清一色称赞霍启刚的留言,比照片更让人值得关注的,是他写的这段话:

“孩子长大习惯了电子交易后,真的懂得每一次“扫完”或“嘟完”背后每一块钱的意义吗,买东西的代价吗?最近我们有一个家庭的周末活动,帮爸爸洗车!妹妹小,奖励好吃的,哥哥就赚点小零用钱,让他知道买东西背后的代价和付出,不能说见到喜欢就要。”


豪门的孩子也是孩子,有时候也会任性,但是豪门爸妈却没有因此而纵然他,而是选择让孩子劳动赚取金钱,明白买东西是需要钱,而钱是需要用自己的双手去争取的。

除了洗车赚钱,霍启刚夫妇还曾带着孩子去香港二澳村去插秧,“无情”的让孩子在烈日下辛苦劳作,去体验“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以此经历来让孩子领悟农民伯伯的不易,真正懂得“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相。


生活中的艰辛,豪门霍启刚夫妇并不会对孩子藏着掖着,他们大大方方给孩子展示,正大光明告诉孩子,也因此教育观,他们的孩子才如此优秀而谦卑,小小年纪就懂得分担,帮忙照顾妹妹,因为尝过苦的孩子自然会珍惜甜的不易,知晓生活不易的孩子自然懂得感恩父母的艰辛。

我是小皮育儿经,育婴师,育有3岁女娃一枚,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学习,爱生活,关注我,让我们一起了解更多孕产、育儿、教育知识,一起成为更好的父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exrOW8BMH2_cNUgiuv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