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袭的日军“不扰民”?新四军察觉不对,火烧据点,歼灭新安守敌

2020-04-25   看北朝

位于安徽省东部的滁州来安县,其地处江淮之间,县境的东、南两个方向与江苏省南京市毗邻,县城距南京市区仅有60公里,境内交通大动脉津浦铁路横贯南北,县内的水口港可直通长江,是南京在江北的重要门户,也是安徽省的东大门,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日军沿着被破坏的城墙突入中国城市


1939年9月3日,日伪军一部约300人直逼来安,国民党军队望风而逃,来安不战即沦陷敌手。但在两淮地区活动的新四军5支队却没有放过这个战机,他们趁日伪军立足未稳,于当晚就奇袭来安,经3天的激战,日伪军最终被迫放弃来安逃回滁州。


新四军5支队司令员罗炳辉


但来安重要的地理使得日伪军很快就又卷土重来,11月20日,日伪军400多人再次占领了来安。而且此次鬼子还在城外的八石山埋伏了一个大队约800名日军,由大队长昌次中佐指挥,准备伏击攻击来安的新四军部队。但新四军部队察觉了日军的阴谋,绕开八石山,以少量部队突入来安大肆鼓噪,做出大举攻城的态势。昌次误以为新四军主力已经开始攻城,立即率部出击,企图前后夹击新四军,但遭我伏击部队的迎头痛击,被迫撤回滁州。天亮后,城内的日伪军见援军不至,也丧失了抵抗的勇气,遂弃城而逃。


我新四军部队在进行誓师大会


1940年5月27日,不甘失败的日军再次纠集独立混成第13旅一部及伪军共2000多人,分别由滁州和沙河集出发,再次占领了来安县。日军这次为了能长时间占领来安,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出发前特地整肃了军纪,其占领来安后,竟然能做到“不扰民”,的确具有很大的欺骗性。5支队在分析情况后认为,日伪军是企图在这里常驻,并且以此为基地进一步向我两淮根据地发起袭击,并伺机咬住我军主力,一举将我军歼灭或者重创,随后便可倾巢出动,大肆抢劫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以实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


为了欺骗占领区的群众,日军有时也会假惺惺地约束军纪,拍宣传照以愚弄世界舆论


5支队司令员罗炳辉认为日伪军数量虽然超过我军,但敌军是分数路而来,指挥并不统一,且对我军的位置完全不清楚,因此戒备较差,如果我军能先下手为强,打日伪军一个措手不及,取胜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罗司令员随后进行了作战部署,他安排5支队分三路进攻来安,同时虚留生路,在唯一出城的方向还设下伏兵,准备关门打狗。将日伪军彻底消灭在来安城里。5月29日凌晨3时,罗司令员下令发起攻击,支队各部立即利用夜色迅速用云梯翻越城墙,突入城内。城内的日伪军当时正准备天亮后出发扫荡我军,结果没想到我军先发制人,敌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时间敌军被打的满城狂奔。


日军部队进山扫荡我根据地


日军的指挥所设在一个非常坚固的大院里,墙很高,火力也很猛,日军拼死顽抗。我军由于没有重武器和炸药,几次攻击都被打了回来。罗炳辉见状果断地命令部队进行火攻。随后我军战士立即就地制作燃烧弹,在黑火药中多放硫磺,使之易燃,还将这种土制的燃烧剂装进竹筒,然后在外面包上浸透桐油的破布、稻草和木棍,引燃后投向日军的住房和据点。顿时来安城里的日伪军据守的房屋都被点燃了,城里到处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房屋很快被烧的墙倒屋塌,日伪军被熊熊大火烧得焦头烂额、鬼哭狼嚎。侥幸没被烧死的敌军拼死冲到街上,企图找地方躲藏,他们不是被打死,就是被俘,想躲进老百姓家里,但家家户户都把门窗关得死死的,敌人只好沿街四处逃窜。


新四军部队向敌军发起攻击


在2个多小时的激战中,600多日伪军葬身火海。驻扎在城西北角的日伪军,趁着混乱逃出城外,沿着新四军5支队故意留出的生路企图逃回滁州,但一出西门就一头栽进我军的伏击圈,在猛烈火力下,日伪军丢下100多具尸体,才最终在其他日伪军的掩护下溃不成军地逃回了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