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各省录取普及“3+1+2”,这五种选科方式最受欢迎

2019-07-27   松鼠课堂高老师

点击右上角【关注】松鼠课堂高老师,更多教育干货与您分享

本文共1350字,阅读全文约5分钟

近期有好多孩子家长咨询新高考如何选科?

其实孩子选科很简单,需要的只是计算出综合自身个性、成绩、大学专业的选科最优解。

要达到这个最优解,需要孩子对自己判断四个问题。

1、 孩子的个性偏好

对于高中孩子来说,这个问题可以简单的概述为:我是偏"文科生",还是偏"理科生"。

孩子偏文还是偏理,最主要的是看思维模式。

如果孩子更加感性,喜欢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喜欢琢磨人的心理和行为,想从事管理类、文学、法律、历史等领域,就是偏文科生。

如果孩子喜欢有逻辑地做事,理性思维很强,喜欢清晰明确地解决问题,将来想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程类、医药类、数学类、计算机类等领域,就是偏理科生。

2.考虑自己的成绩

如果孩子已经经历过全市大联考,或者跨校大联考之类的综合考试(以1万人大考为例),

在这1万名学生中,孩子化学排在500名,生物排在1000名,地理排在1500名

政治排在2000名,建议选择排名靠前的化学和生物,以此类推。

如果孩子没有经历过类似的跨校考试,可以按照自己的各科成绩和班级单科排名选择。

比如孩子生物排第五名,地理化学分别排在第八第九名,政治排在第十五名。

建议首先排除政治,在地理和化学中间进行选择。因为名次和成绩相近,所以更多地考虑专业和就业方向,其次是个人性格偏好。

3、 注意各学科的思维

比如一位偏理科的孩子,数学和物理成绩都接近满分,

化学、地理、生物、政治四门选修课的成绩都在85分左右。

那么首先确定了要首先物理学科。

同时,因为数学、物理、化学之间的学习思维是相似的,

学科关联性也很强,数学物理成绩好对于学习化学也有所帮助,所以也确定了选择化学学科。

政治学科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五门已经选择的学科没有任何联系,

属于一门纯文科类的学科,

无论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还是做题技巧都有很大差别,所以首先排除。

这样孩子就剩下了两个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地理。

孩子可以根据对三个问题的判断从其中择优选择。

4、考虑大学选专业。

以对2020年在北京招生的615所本科院校的统计,物理学科专业覆盖度最广

可以报考89.3%的常规专业;如果孩子放弃了物理选择历史,

历史的可选专业范围只有50.58%。

所以建议选择了历史的孩子,从化学和生物中选择一门,来拓宽自己的专业广度。

最后,从大学选择专业来看,选择物理的孩子优势是非常大的,

保底已经可以选择89.3%的专业。

推荐五种选科方式:

1、物理+化学+生物,原理科三门组合,适合基础稳固,理科思维很强的孩子,需要面对数学和物理两门较难的课程

2、物理+生物+地理,物理学科搭配理科三门中相对简单的生物,和文科中逻辑性较强的地理,学习思维和逻辑思维较相似,适合选择了物理,但是理科成绩比较一般的孩子。

3、历史+化学+生物,对于物理成绩差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推荐的组合。适合物理成绩低,不想被物理拉分,但是又想读理科的小理科生。

4、历史+化学+地理,对于物理成绩差的孩子来说,这也不失为一个推荐的组合。去掉了理科三门中的生物,代之以文科中逻辑性较强的地理,学习思维和学科特点更为相近。

5、历史+政治+地理,原文科三门组合,适合理综成绩一塌糊涂,或者文科属性比较强的孩子,需要注意的是可报专业的比例只有52.9%,建议慎重考虑之后再做决定。

欢迎关注【松鼠课堂高老师】头条号,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可以收藏、点赞、转发一下哦

加入高老师学习方法提分圈,交给你不一样的学习方法,打开一扇新奇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