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热爱,我们就应该保持一种向往的激情持之以恒。、她叫堇桐,是一名23岁的女孩,真的是很爱古琴,爱这样的文化和它带来的神秘的韵律。。。。
在大学期间,这个女孩有了想要在学一门新技能的想法,而她选择了中国最具传统文化的中国古琴有人说女孩不适合学古琴,既浪费精力,有需要忍受手指的疼痛,西洋乐器更适合她。但她毅然决然选择了中国的古琴,很好啊,确实,古琴不仅可以静心养性,还能培养出古韵的气质。女生最难得的不是相貌,而是气质。
虽然近两年来学古琴的学员越来越多,但学古琴男女比例的情况依然是阴盛阳衰,古琴学习从数量上来看呈现性别一边倒现象。有人说,归根结底,乐器学习中还是男性占优势,女孩子到了后期无论如何比不上男学员,对于堇桐来说,这毫无意义。
堇桐的心理成熟,她很快和古琴老师有了好的互通过程,就好像小骨和白子画一般的学艺启程。老师很欣赏堇桐,她无论是音准,还是节奏都能有很快的掌握。桐情感细腻,相对的,指下处理每一首曲子的情绪的时候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例《湘妃怨》、《忆故人》、《长门怨》、《大胡笳》等无一不需要细腻的感情色彩。
虽说古琴是君子之器。但是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古筝才是女孩子才弹的乐器。所以,偶尔有女学员对古琴较为感兴趣的时候,受到的外界压力总是相对较大的。况且,古琴又是小众之器,经常又会出现曲高和寡,即别人听不懂的情况。老师说,在这种情况下,女孩子因为外貌优势,加上仪态优雅,更容易受到重视。
堇桐也希望有朝一日成为像古代的古琴名家:蔡琰、薛涛、胡与可、柳如是、小鸾、黄词传、王淑等在古琴的世界成就一段传奇,老师很欣赏她,虽然老师说只有你的手磨出茧才能减少疼痛,但老师心理还是觉得这对她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不断学习,堇桐培养了自信心,学古琴的时候,每天认真学,认真坚持,等到你完全学会一首曲子的时候,就会很有自信心。潜移默化地,个人也会因为音乐的熏染会变得更加有气质、更加自信。
“琴棋书画”是历代文人雅士修心养性的必备工具,“琴”就是指古琴,并居于这四艺之首。古琴的音色和雅高贵、悠远沉静,可以使弹琴者远离浮躁和喧嚣,回归无上自然,心灵清净无染。又有古语说“静可生慧”,因而内在的修为、悟性和智慧都随之增长。堇桐也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领会意境深远的古典诗词、耐人寻味的历史典故,以及儒释道之文化精髓。从美学角度,欣赏古琴曲,重在余韵和弦外之音,即中国艺术的意境之美,如同水墨画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无限的情怀,言有尽而意无穷。
很快堇桐抚琴时气定神闲,坐姿、手势等举止中正平和、优雅含蓄。因而很快达到内外兼修,颇具气质,这是老师最高兴的地方。堇桐也非常欣赏这个比较沉默的男人,她觉得老师特有一种犹豫的气质,可能这也是古琴赋予他的。学琴的故事还在继续,她知道,遇到这个古琴老师是天赐的缘分,所谓高山流水觅知音,她们会在古琴的世界成为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