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在世界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长江流域有人口约4亿人,占全国1/3,其中农业人口约3.2亿人。在流域总人口中,约94%为汉族;还有50多个少数民族,2000余万人,其中超过100万人的有土家、苗、彝、侗、藏、回等6个民族,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川西、湘西和鄂西一带。
下面是长江十条最长支流
第一长河流——汉江 ,养育人口3000多万
汉江又称汉水,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源于陕西省西南部宁强县,在湖北省武汉市入长江,全长1532千米。汉江上建有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
汉江,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陕西汉中、安康、湖北襄阳、荆门、荆州、孝感、武汉 。汉江的流域内,共有人口三千多万
第二长河流——雅砻江 ,养育人口500多万
雅砻江是长江上游支流,在四川省的西部。雅砻江源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南麓,在四川省攀枝花市附近入长江,全长1187千米。雅砻江上建有二滩水电站。
雅砻江的流域内,共有人口五百多万。耕地面积约290万亩,牧地6492万亩,宜农荒地1000万亩,宜牧草场9000万亩。流域内由于地理环境差异,上中游与下游社会经济发展差别较大。上中游地区人少地广,是四川畜牧业基地之一。下游地区,人口集中,工农业较为发达。近十几年来,钢铁、国防、交通等发展迅速,是我国大三线建设的重点区。这条大江沿线风光绚丽多彩,名城不少。凉山彝族自治州是雅砻江下流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长河流——嘉陵江,养育人口4000多万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支流,在四川省的东部。嘉陵江源出陕西省凤县,在重庆市入长江,全长1119千米。嘉陵江干流,发源于秦岭,起凤县,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注入长江。嘉陵江流经甘肃、陕西、四川等三个省的11个地、市、州,共有76个县(四川省占82%)。总人口约4000余万人(四川省占90%)。自古以来沿江名城重镇林立。
第四长河流——乌江,养育人口1000多万
乌江是长江上游支流,又称黔江,在贵州省北部。乌江北源六冲河出赫章县北,南源三岔河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最后在重庆市涪陵入长江,全长1050千米。乌江上游建有乌江渡水电站。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古称黔江。发源于贵州省境内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酉阳彭水,在重庆市涪陵注入长江。嘉陵江流域内,共有人口1000多万
第五长河流——沅江,养育人口500多万
沅江是长江中游支流,在湖南省西部。沅江源出贵州省云雾山,在湖南汉寿县入洞庭湖,全长993千米。沅江是流经湖南的第一长河流,流域内共有人口约500万。
第六长河流——湘江,养育人口3000多万
湘江是长江中游支流,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湘江源出广西灵川县,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在湘阴入洞庭湖,全长817千米。湘江流域是湖南省人口最稠密、城市化水平最高、经济社会文化最发达的区域。湘江流域的行政建制,始自春秋战国时期,这也是湖南政区设置的肇始。从此以后,历朝政府在湖南的行政建制,以湘江为脉络,自下游而上游,由干流及支流,在全省铺开。湘江流域内共有人口3000多万
第七长河流——岷江 ,养育人口1500多万
岷江是长江上游支流,在四川省的中部。岷江源出岷山南麓,在四川宜宾入长江,全长793千米。流域内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岷江流域包括8个市、地、州的36个县。据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人口在1500万人左右,约占四川省总人口的15%,人口密集于灌县、峨边、马边县以东平原及浅丘地区。岷江流域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有汉、藏、彝、羌、回、满等族。
第八长河流——赣江,养育人口2000多万
赣江是长江中游支流,江西省最大的河流。东源出自武夷山,西源出自大庾岭,曲折北流至南昌以下分为十数支,主流在星子县入鄱阳湖,全长758千米。赣江是鄱阳湖流域第一大河,流域范围涉及赣州、吉安、萍乡、宜春、新余等市所辖的44个县(市、区),面积为83 50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国土面积51.5%,赣江下游尾间地区所涉及的南昌市、南昌、新建、永修等县划归鄱阳湖区。上游流域区,区域范围包括整个赣州市所辖各县(市、区),以赣州市为中心;中游流域区,范围包括整个吉安市所辖各县(市、区)及乐安县(属抚州市),以吉安市为中心;下游流域区,范围包括新余所辖各县(市、区)及宜春市除丰城市外各县(市、区)。流域内人口2000多万。
第九长河流——沱江,养育人口3500多万
沱 江,长江上游支流。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发源于川西北九顶山南麓,绵竹市断岩头大黑湾。南流到金堂县赵镇接纳沱江支流--毗河、清白江、湔江及石亭江等四条上游支流后,穿龙泉山金堂峡,经简阳市、资阳市、资中县、内江市等至泸州市汇入长江。全长712公里。沱江流域内有成都、重庆、德阳、内江、自贡、资阳、绵阳、遂宁、泸州等大中城市,大、中型工厂多达千余座,是四川省工业集中之地,流域内人口数为3500万,人口密度之高冠于其他各河。沱江流域又是四川最大棉、蔗产地。
第十长河流——清江,养育人口1500多万
清 江,长江一级支流,古名夷水,亦名圤水。因河水清澈而得名。始见于《禹贡》,详记于《水经注》。《水经注》云:“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 位于长江南岸,是长江中游在湖北省境内仅次于汉水的第二大支流,流域内人口为1500万。全场423公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区的水土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同。长江世世代代地滋润着大地、哺育着人民,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不管是哪条支流滋养着我们,我们都有一个共同信念,就是爱护我们的山河。
"我住长江源,君住长江尾,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我们要向长江流域的人民发起倡议:"关爱母亲河,从我做起"。保护长江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