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5月11日),关于此前热议的房地产税,官方传来大消息:
消息一出,“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还冲上了微博热搜。
房地产税之前也多次被提及,但是大多为“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等表述,而此次是被权威部门直接开会讨论听取意见,足以证明主管部门要将靴子落地的决心。
从此次官方给出的消息来看 ,字数不多,有个重要信息被提及2次: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
这也是房地产税加速落地的一个信号。
首先,这是今年第四次提及房地产税。
关心房地产市场的人都知道,房地产税第一次被提上日程是在2013年,此后关于房地产税的说法一直停留在“稳妥推进”上,更别说落地执行了。
此次座谈会,由财政部牵头,主题明确,相关部门的领导到场,出席会议的人员级别也很高,都是“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这就说明已经有了一个工作方案了。
参会的四个部门,与房地产税推进息息相关。
财政部,制定税收制度总体方案;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作为立法机关的预算工作委员会,房地产税立法中哪些该征收,哪些免征,这些都是制度层面的工作;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需要大量的房产基础信息,自然少不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税务总局,则是负责税收征收的一线部门。
座谈会听取意见和讨论之后,就是实质性的推进和试点。
其次,大家要搞清楚“房地产税”。
房地产税是是一个综合概念,涵盖的范围也很广,和房地产经济相关的税种都属于房地产税。
在中国包括印花税、契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
为何国家近些年反复提及推进“房地产税”?有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去年下半年以来,楼市热点回升,部分城市楼市出现过热现象,此时四部门召开座谈会,给楼市降温、打击炒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图不言而喻。
第二,在长期的城市建设发展中,“卖地”已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而随着不少城市进入存量房时代,新增土地数量有限,政府需要更可持续的财政收入渠道,征收房地产税是其中一条路径。
第三,税收的本质,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房地产税也不例外。一线城市,房价已经很高了,持有多套房产、资产达到几千万以上的人不在少数,我国房地产现行税制以交易环节为主,保有环节只有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那么就需要税收改革,发挥其调节个人财富分配和收入差距的作用。
此次消息中提到的“试点”在我国并非没有先例,早在2011年1月,上海和重庆两个城市就曾率先试点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至今已有10年。
上海的房产税试点范围为上海市全域,重庆的房产税试点范围为重庆市主城9个区;征收标准均是“新房成交均价”,不同在于上海参考的是上一年度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重庆则是取上两个年度主城区新建商品住房建筑面积成交均价平均值。
征收对象上,上海主要为本市居民二套房及非本市居民新购房,税率暂定0.6%;重庆的征收对象为个人拥有的独栋商品住宅、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以及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二套房。采用累进式计税方式,以“户面积”计算起征点,适用税率分三档:0.5%、1%和1.2%。
那么,问题来了,本次会议提到的“房产税改革试点”将在哪里试点、怎样试点?
结合上面提到的,此次推进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城市,一定会是楼市热度高的城市,三四五线城市楼市热度高的并不多,并且,从目前房价水平来看,这类城市试点的必要也不大。
目前上海和重庆已经在试点房产税了,新的改革试点,也没必要在这两地再尝试,等试点完了直接推进就好,所以也不会是上海和重庆。
那么还有哪些城市试点几率比较大呢?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上海和深圳单城出台的调控次数相当,各有6次。
去年底,官媒还曾点评深圳楼市的“打新热”,建议除增加供地、新房限价之外,让税收杠杆发挥更大作用。
当时就曾网传深圳将开征房地产税,尽管已辟谣,但是深圳为遏制楼市过热,还出台了二手房指导价。
对标目前上海和重庆现行房产税参考的“新房成交均价”,“二手房指导价”或许是一种新的尝试,背后用意值得深思。
深圳的几率大,但不代表一定是深圳。深圳住房类型很复杂,包括商品房、公寓、城中村房、工业宿舍、单位自建房和保障房。其中城中村房就是小产权房,总量超过500万套。如果要开征房地产税,如何平衡这些复杂类型房产背后的利益,需要极高的设计智慧和决心。
况且,继深圳之后,东莞、成都、西安、无锡等地也纷纷开始探索二手房参考价格发布机制,房地产税事关多方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试点“花落谁家”,推进的难度确实不小。
对于试点城市如何征收这个问题,从上海和重庆现行征收对象上来看,刚需家庭首套大概率不会征收,房住不炒,先要保证的是住,所以这点刚需大可不必担心。
拥有多套住房的家庭,一定会是房地产税试点工作征收的重点,至于税率,也不会是一刀切形式,至于是否会对存量房征收,如何征收,暂无定论。
关于房地产税出台后房价是否会有变化这点,我们要明白,房地产税不会改变楼市的大趋势,它只是一种调节手段,不是直接影响房价涨得的主要因素。
此前两会反复提及房地产税立法工作,业内预计靴子落地可能需要3-5年时间,目前来看,肯定是“试点先行”。
信息互联的今天,数据支撑层面,房产基础信息也比大家想象中更健全和全面。我们已经看到了高层的决心,房地产税靴子这次真的要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