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思贤如饥,今有抢人若渴。
真的是每逢星期五,必有重磅!前几天还在和朋友讨论苏州人才政策何时落地,还以为会在疫情解除后,不成想这么快就落地。
万众期待的
苏州人才落户新政
正式出台了!
重点摘要:
1、本科可以直接落户,无需社保!年龄不超过45周岁
2、大专连续6个月社保就可以落户!年龄不超过35周岁
3、适用于苏州大市行政区域,含各县市!
4、5月1日起正式执行!
早在2020年1月6日,苏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人才落户相关政策的通知(草案)》意见的通知”。该《通知》草案阶段就备受关注,如今正式确定,落户门槛放宽,其释放的信号十分明显,2020年苏州的抢人大战已经开始了。
.01
未在苏就业
可以看出,三种条件限定的都是高素质人才,不过针对不同级别有相应的年龄限制:本科不超过45周岁,硕士、副高级职称不超过50周岁,博士、正高级不超过55周岁。只要满足以上条件,就可以先落户再就业!
未在苏就业符合条款规定的人员,可由本人到合法稳定住所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
若无合法稳定住所的可迁入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的人才集体户,由本人到人才集体户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
本条例中本科落户为此次新增人才落户方式。过去两年,其实在越来越多其他同级别城市,本科生可以直接落户的背景下,苏州本科还需要积分落户越来越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总体来看,当下人才政策对高素质人才十分宽松,仅有年龄限制,这无疑对后期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来苏就业有很大助力。
已在苏就业
以上两种条件的人员只要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在人事档案转入后即可申请办理落户。
此外,具有大专学历或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三级,年龄不超过35周岁,在苏稳定就业并在申报单位连续缴纳(不含补缴)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的人员,在人事档案转入后可申请办理落户。
大专学历连续缴纳(不含补缴)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已经是非常宽松了,并且将原工作缴纳社保满两年的要求放宽至6个月,取消“紧缺专业、急需的”附加条件,这一规定进一步降低了人才落户门槛。
已在苏就业,符合以上条款的人员,需由申报单位到单位注册地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
其他
文件中提到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除本人户口准迁外,允许其配偶及未成年、失业未婚子女随迁到合法稳定住所。
对拟落户的对象实行公示制度,且本通知适用于苏州市行政区域,对,包含四县市,自2020年5月1日起执行,市政府之前发布的文件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执行。
.02
在抢人这件事情上,各大城市是难得的保持一致,并且都很积极。3月16日,广州市白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人才新政,宣布:江高、人和、太和、钟落潭四镇放松人才限购!, 这已经是广州放松人才限购的第五个区。
只要有大专或以上学历,在白云连续工作(或读书)满一年,就能直接在白云江高、人和、太和、钟落潭四镇直接买房,比原先广州外地人要攒够5年社保要宽松得太多!
至今,广州已有五区(花都、黄埔、番禺、南沙、白云)先后出台了人才购房政策。
3月12日,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发布《市人社局市公安局市教委关于优化调整技能型人才引进工作的通知》。
关于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天津旧版本中,对中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要求在津工作满3年。调整之后,只需满一年即可。
人口资源,一直都是战略性的资源,例如,西汉初年,娄敬向刘邦建议,迁徙豪门富户十万余人进入关中,后来还形成了“三选七迁”;明代初期,朱棣更是直接,迁两万多户能工巧匠,选应天浙江富豪三千户,充实北京。
简而言之,就是要能工巧匠、豪门富户迁至京畿重地,要人口遍地开花。城市本来就是造富机器,只有人口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商业价值才能够体现。
抢人大战始于2017年,当年,武汉推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计划,打响了“人才争夺战”的第一枪。其后,成都、杭州、西安等明星二线城市纷纷参战。
到2019年更是愈演愈烈,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共有30多个城市的楼市政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松动,其中不少都是以人才政策的形式来进行微调。
相比较从2017年开始其他城市就开始的抢人大战,苏州的人才新政则显得有点姗姗来迟,但迟到总比不来好,好饭不怕晚。
.03
人才政策放开=楼市调控松绑?
不可否认,基于“一城一策”这一原则,不少城市或有这一方面的思量,但这并不能与楼市调控松绑画上等号。
就拿这次苏州发布的人才政策来说,对楼市是否有推动作用?
可见,人才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而且本科及以上学历即可直接落户,获得3套购房名额,去年毕业就来苏州就业的大专生,5月1日起同样获得3套购房名额。很明显,这次是放房票了。
需求刺激肯定会影响楼市一定时间的火热,但,也绝不会是一味的促进!
2015年以前,苏州的一切都十分宜人,尤其是房价,远低于经济实力不如它的南京,即使是发达到不输真正新加坡的工业园区,也只不过徘徊在一万多一平方左右。
但2015年,苏州土地市场火热,高价地频现,带动房价直线上升,商品住宅成交量打破近五年的记录,简直是几何式涨价。
这个火箭般增速,不止傲视南京,即便杭州上海也无法匹敌。自此,苏州正式挥别无锡、常州,跻身高房价城市行列。
2019年,苏州房价由于上涨过快,在全国“冒尖”,遂被住建部约谈“敲打”,倒逼苏州两次加码调控,先是511调控新政,再是724调控升级。
大的市场环境并未改变,“房住不炒”仍然是总基调!苏州一些大热置业区域依旧是供不应求,而苏州高企的房价,对于刚毕业的高校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门槛的。
讲真,苏州缺人,缺人才!
据苏州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末苏州常住人口为1074.99万人,比上年上涨0.3%,仅仅只有2.82万人!苏州常住人口增长停滞,是事实也是难题。
目前看来,各大城市抢人的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苏州开放再出发也需要越来越多人的助力,所以适当放宽人才落户政策也是必然之举。
加之,今年的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全国几乎所有城市都鼓足了干劲,维持经济稳步运行, “ 复工率 ” 成为一座城市经济复苏程度的标准。而增加城市竞争力,除了加大投资、引资, “ 抢人 ” 也是重中之重。
这也是为什么疫情尚未结束, “ 抢人大战 ” 就已如火如荼。但目前,全国的 “ 引才政策 ” 才处于起步阶段,或许接下来,各城市的 “ 抢人大战 ” 将再度升级。
因此,苏州人才新政尽管利好楼市,但如果解读为松绑楼市则狭隘了。这一政策志不在于促进楼市,而是为了城市更远大的前程。人是所有生产和消费的基础,有人才有未来。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
“人才”
十几年前,葛优在电影《天下无贼》中的一段台词,已经成为抢人大战最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