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今日民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全面打响了疫情阻击战。在这里,不缺精神、不缺人力、不缺渠道,有规划、有方法、有效果。
丨余友社用傈僳语入村宣传
战“疫”一线的力量
“请各位叔叔、大妈、大哥、大姐注意,我是上帕边境派出所辅警余友社,这段时间疫情蔓延很快,所以请大家好好呆在家里,不要出门,平时注意勤洗手,少在一起喝酒、打牌,出门一定戴口罩……”
福贡县公安局上帕边境派出所的辅警余友社正通过手里的警用喇叭,在村组里,用傈僳语大声地开展疫情宣传教育工作,“村里的人大部分只听得懂傈僳语,为了让每一名群众懂得自我防护,我多吼几声,嗓子哑点没关系,哪怕他们嫌我吵,嫌我烦,我也认。”
余友社还是一位80后傈僳族单亲爸爸。“我本来计划年初二和所领导请假,回家带孩子,却因突如其来的疫情,没好意思开口,每次和阿娜(傈僳语中大女儿的俗称)视频电话,我都和她说,爸爸过两天就回来,在家听奶奶、小姨的话,照顾好妹妹。”提起一双女儿,他眼里噙着泪,声音哽咽,满怀内疚和心疼。
丨余友社向女儿挥手告别
在红河州元阳县攀枝花乡碧播村阿吾寨,天刚亮不一会儿,彝族乡村医生李玉忠就戴好口罩,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出发了。阿吾寨是一个贫困村,因地处深山,交通不便。路况好一些的地方还可以骑摩托车,但在深山小道里,就只能“骑驴问诊”了。
这不是笑话。李玉忠原来真有一头小毛驴,但脚受了伤。“不能因为驴伤了耽误了工作。”他赶紧给自己置办了匹马,作为新的交通工具,奔走在大山里。
自疫情发生以来,他每天都骑马进村入寨,除了继续开展日常诊疗,老李还要负责对返乡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做好敏感人群检测预警工作,一天下来比平时忙了不少。
“大哥,在家吗?我来看看你的情况有没有好一点了。现在疫情变化太快,平时要注意防范,要戴口罩……”在一户彝族群众家中,李玉忠用熟练的母语向村民询问病情。因为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李玉忠也能听懂哈尼语,在跟村民们交流时,他时常会上演汉语、彝语、哈尼语的“协奏曲”。
丨李玉忠给病人测量体温
疫情无情人有情,面对疫情,云南各族群众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也用自己的爱心善举助力疫情防控战。
“我在朋友圈看到红十字会发的倡议书,作为一个南涧人,我也想为家乡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就报名加入了爱心车队。”南涧县碧溪乡新虎村私家车驾驶员陈映军说。
在南涧,像陈映军一样,有200多名驾驶员在南涧县红十字会的组织下,加入到“志愿者服务爱心车队”,为“爱”出发,在统一调度下参与到物资运输、医务工作者接送等后勤保障工作中。
在洱源县,海之源爱心协会会员自行捐款购买2000个医用口罩送给该县环卫工人;在漾濞县,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每天都能收到来自高老庄酒店送来的“爱心餐”;在弥渡县,一位守工地的大叔每天都义务地为疫情防控检查点值守的民警和医务人员送柴、提水……
峨山县各族群众也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社会组织、爱心企业、普通群众等纷纷自发向抗疫前线捐送矿泉水、面包、饮料、方便面、木炭、口罩等物资。截至2月17日16时,峨山县捐赠资金及物资价值共计21万余元。
一个人的力量虽小,却不容忽视。在这场战“疫”中,正是无数个个体,他们不顾危险、不计得失、坚守岗位,汇集成了一股强大的战“疫”力量。
防疫宣传的“硬核”力量
丨绿春县村村响
此次疫情发生后,云南各地针对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不懂汉语、不识汉字、居住分散、接收信息渠道少的实际,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预防举措等翻译成各种民族语言、制作成民族特色视频,通过“村村通”广播系统、手机、互联网等渠道传播。
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民族的红河州,为避免出现死角,及时启动了国家应急广播和“村村响”广播系统,把宣传内容录制成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音频、转化成乡亲们喜闻乐见的“土话”,让老百姓用最易接受的方式把防疫知识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将防控知识、预防举措翻译成傈僳语、怒语、独龙语,制作成小册子、视频,用村言村语最大限度地把疫情防控知识、措施、要求宣传到村寨、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点。
“我们住在山上,对这个病毒了解很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村里大喇叭每天用汉语、怒语、傈僳语播放怎样做好预防的知识。现在,我们都记住了。大家安心生活,天天打扫道路,清理庭院。村里没有人得这种病,都好着呢!”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知子罗村委会怒族村民花梅英说。
据悉,福贡县还推出傈僳语版“五步戴口罩法”“七步洗手法”教学视频,点击量达5000余次。
丨怒江州“大喇叭”用傈僳语、汉语向社区居民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预防知识
此外,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发布傣文图解和傣文卡通视频,教授傣族群众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临沧市发布佤语、傣语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示视频;石林彝族自治县制作彝、汉双语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治宣传片;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制作白族调弹唱《白乡齐心战疫情》……
这些形式多样、渠道多元的“硬核”宣传,以准确、亲切、迅速的传播,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防疫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综合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f76jXABgx9BqZZIE_kX.html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斗中,云南广大农村地区有许多如傈僳族辅警余友社、彝族医生李玉忠一样默默坚守的少数民族同胞们,他们齐心协力、发挥智慧、共度时艰,为农村防疫筑起了坚实、可靠的健康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