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看云南脱贫攻坚:两个全国第一,一个高于全国

2020-03-26     民眼看天下

作者:张珏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通过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选聘为生态护林员,做到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覆盖,有效促进了独龙族整族实现脱贫。

从全省决胜决战脱贫攻坚的成果来看,绿色已成为云南各族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最美“底色”。

昨日(3月25日),记者从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获悉,云南省各厅局在决胜决战脱贫攻坚中,制定各项有效政策措施,全面做好全省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文化旅游扶贫及生态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全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排名第一

丨3月17日,在香格里拉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搬运收购的尼西鸡

2015年以来,云南省推动96个县(市、区)进入全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共获得中央财政资金16.9亿元,示范县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位。我省88个贫困县已全部列入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现了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贫困县全覆盖。

五年来,共培育81家电商扶贫企业,电商扶贫服务网络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村337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4.22万人,开展培训10.74万人次,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创业68.95万人。2019年,全省农村网络零售额517.98亿元,增长36.36%,高于全国10.75个百分点,农村网络零售额五年来增长了近20倍。

同“一个战场”上的“两场攻坚战”

丨独龙江乡迪政当村资源管队的护员们正在巡逻

云南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任务高度叠加,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是同“一个战场”上的“两场攻坚战”。

2016年以来我省共投入贫困地区林草项目资金380.09亿元,占全省林草总资金的79.07%,其中,下达深度贫困地区180.44亿元,提前完成《云南省林业生态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绿色已成为云南各族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最美“底色”。

2016年以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累计安排深度贫困县生态护林员指标11.06万个,占全省指标总数的70.67%,实际聘用12.06万名,带动12.06万个家庭、51.7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有力促进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目前,全省聘用生态护林员达到17.04万名,居全国第一,每人每年平均增加9000多元收入,共带动17.04万个贫困家庭、70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丨怒江草果产业让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19年,全省有90.4%的贫困户从产业扶贫中获得了收入,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71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增幅12.3%,增速比上年快1.9个百分点、比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1.8个百分点,比全国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高0.8个百分点。

全省大力推广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贫困户的“双绑”模式,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2019年,全省带贫农业龙头企业4624个,带动贫困户71.34万户;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1.82万个,带动贫困户114.3万户。

2019年文旅产值占全省第三产业GDP的53%

丨红河县发展全域旅游助力精准脱贫

通过一系列的名村、名镇和示范县的创建,我省不但树立了乡村文化和旅游品牌,而且在实操过程中也成为云南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的重要支撑。

在构建推进文化旅游扶贫政策体系中,在怒江傈僳族怒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等“三区三州”重点区域,帮助制定了旅游扶贫专项规划,出台了《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文化旅游扶贫的支持力度。

加强旅游扶贫示范推广,推进了“123518精准旅游扶贫工程”。建设1个旅游扶贫示范州-怒江州、20个旅游扶贫示范县、30个旅游扶贫示范乡镇、5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省级100个、州级150个、县级250个)、培育1万户旅游扶贫示范户,文化旅游综合带动80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创建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怒江州美丽公路即将建成通车,大滇西旅游环线启动建设,独龙江景区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怒江3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加快推进建设。全省认定命名了20个旅游扶贫示范县、30个旅游扶贫示范乡镇,100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县(市、区)组织培育了1万余户文化和旅游扶贫示范户。通过四年的创建培育,各项目标基本实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exiGHEBfwtFQPkdUTb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