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看南山:双轮驱动发展 风景依然如画

2019-12-28     深圳时评

南山——一个粤港澳大湾区最能代表深圳科技创新磅礴之力的城区。在极不平凡的2019年,南山区注定成为外界观察深圳整体经济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2018年,南山区在连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交上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本地生产总值达5018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0%;新增国家高新企业600家以上,总数超3500家。在年初南山区人大会议上,南山区宣布今年的目标是:本地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辖区税收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2%,万元GDP能耗、水耗完成深圳市政府下达任务。

年初的承诺转眼就到了年终盘点的时候,而其间所面临的挑战远远超过了原来的预料和一般想象。令人欣慰的是,南山区2019年前三季度的成绩单,使得南山拥有了十足的底气交上一张值得骄傲的全年答卷:南山区实现本地生产总值4002.36亿元,增长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202.11亿元,增长10.6%;税收1309.4亿元,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1077.9亿元,增长23.2%,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尽管最后一个季度的数据尚未出炉,但一个个有针对性的举措以及一组组有力的数据支撑表明:南山区有信心守住全年GDP增长7.5%的底线,为深圳全市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长期以来,南山区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坚持“科技创新+总部经济”双轮驱动战略,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大孵化器”作用,促进产业链带动和创新链输出。针对第四季度经济工作,南山区出台了周密的拼经济、稳增长工作方案,包括梳理出“三张清单”,包括3项关键政策、5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以及7项重大建设项目。尤其是对12个重点企业,开展头部企业“一企一策”专项资助。

南山区是深圳上市公司最为集中的聚集区之一。对此,南山区对上市公司采取了“育无止境”的培育理念,从而取得令人艳羡的成果。今年以来,南山新增A股上市企业6家,占全市的2/3,光峰科技、微芯生物、传音控股率先登陆科创板,现有上市企业数量达163家,在库拟上市企业达82家。南山区积极对接深交所,对拟上市企业做好“一对一”辅导,开展科创板政策解读宣讲会,加速助推企业上市。展望2020,南山区将抢抓注册制改革重大机遇,拟与深交所携手,推出“南山50”和“南山综合”系列指数,提升南山经济全球影响力。

在南山区委区政府的眼中,数量庞大、规模可观的各类企业就是南山创新持续发展、保持经济活力的最大底气。南山区瞄准重大项目库和后备资源库,招育并举、落地见效,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今年以来,南山区跟进重点招商引资项目216个,50个项目落地,注册总资本达306.94亿元,18家企业入库。近两年重点引进的项目预计今年实现营收超过1000亿元。

以产业为本,以企业为尊。南山区瞄准企业发展的难点和痛点,从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到发挥产业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再到发挥政策性产业用房的空间保障作用,给企业全方位支持、全周期服务,让辖区企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从而收到了超过预期的市场正向反馈。

就城市建设发展而言,土地资源向来寸土寸金,而南山区更是如此。针对企业反映的“空间不够、用房不足”问题,南山区鼓励上市企业联合竞投总部用地、联建总部大厦,按竞买主体的约定比例分配物业。今年8月,南山区实现全市首个联建总部大楼落地,建筑面积超18万平方米,为辖区15家重点企业解决产业空间难题。今年前三季度,南山区累计为辖区117家企业和机构安排政策性产业用房27万平方米,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有了产业用地或者企业总部,企业在南山区就深深扎下了根。仅以首个联建总部大楼为例,入住的15家企业,预计5年内看形成产值营收超1500亿元,创造税收将不低于15亿元,即平均每家企业5年内产值和税收分别不低于100亿元和1亿元。这就是企业的巨大价值所在。如此满园芳菲,南山蓬勃风景如画。

加快推进重点片区、重大项目建设是南山区紧紧盯住的牛鼻子。南山区全力协调推动“部省市”共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稳步推进深圳湾超级总部、留仙洞等重点区域内18个续建项目建设,力争重点区域在本年度完成投资超过34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达30%以上。同时,创新思路按照“两步走”方式尽快推动七街坊形成产出。预计明年启动6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的土地出让和项目建设,剩余40万平方米与石鼓花园历史遗留问题统筹推进。大格局规划,大手笔建设,南山北将南山南比翼齐飞。

由此可以相信,2019南山答卷,必然是2019深圳答卷的靓丽一页。2019收官在即,让我们拭目以待!(胡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RJJS28BMH2_cNUgYHq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