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读书月点亮深圳“爱阅之城”

2019-11-24     深圳时评

读书原本是一件孤独的事情,每个人在各自世界里的散步或梳耙。一个关于读书的活动,似乎可以让这无数孤独的人,虽相遇而不相识,虽相视而不相言,在一个共同空间里,彼此感觉到一种共同的温度,发现同行者,并因此而都得到鼓励。

深圳读书月举办了20届了。这20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因读书月活动而爱上读书;不知道多少原本爱读书的人,因此而更爱读书、更懂得读书;甚至,是否有人因读书月而相识、相恋、相爱。这种“读书空间”所能传达递的彼此感觉到的共同温度是什么?今年5月起,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启动了“20年,我与深圳读书月的故事”征文活动,公开征集“我与读书月”的故事。这些故事后来变成一本书——《让城市的每扇窗户都透着阅读的灯光》,一部分读书或读书月的“同行者”因此浮出水面,这“温度”也因此变得很具体,具体得可以感知和触摸。

《让城市的每扇窗户都透着阅读的灯光——20年,与深圳读书月一起走过》新书首发现场(来源:晶报)

深圳建市40年,深圳读书月就已经办了20届。深圳读书月,应该是国内起步最早的由政府主导的全民读书活动之一。20年的悉心经营,深圳读书月成为国内知名度比较高的城市文化阅读的节庆活动。当前正值国内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深圳率先倡导的全民阅读理念愈发成熟,深圳读书月也越来越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肯定和支持。著名文学评论家谢冕先生回忆他对深圳读书月的认识时说:“深圳这座城市很年轻,年轻人读书,有很多非常令人感动的场面,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到书城,年轻的情侣们在书城里读书、休闲,这样的城市氛围让我感觉到非常感动。在深圳我能感受到深圳的脉搏、深圳的气息,很温馨的气息。我个人接触的城市,而且从城市当中得到一种灵感和力量,这是应该感谢读书月的。”

阅读曾是一种孤独的个人行为,但在深圳这座城市,在每年的11月,被以文化狂欢节的方式关怀着。深圳是因改革开放探索应运而生的新兴的城市,如何让一座新兴城市以较快的方式完成文化积淀?文化积淀本质上首先是市民素质的积淀,20年前,“读书月”这样一种新鲜事物,由原图书馆馆长刘楚才的一个提案,到市政府的积极动员,到读书月组委会的成立,到第一届读书月的创办,深圳在新世纪完成了一个小小的创举。借改革之勇气,又开风气之先,这个创举不久之后成为城市法规保障的全民活动。深圳是全国第一个为全民阅读立法的城市。有专家认为,这种通过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方式,很好地保护了市民的阅读权利。

20年来,每年11月密集的文化活动,一场接着一场,日积月累,逐渐形成一种心理和文化积淀,书香成为城市气候,深圳成为名副其实的阅读之城。读书月一年一届,犹如一年四季春去秋来,又如一个人每年新春给予自我的祝福,总会埋下一些成长的期盼。(关万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7isHW8BMH2_cNUgmR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