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一个有关于阅读的想法在深圳冉冉升起。秉承着营造书香社会、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宗旨,深圳读书月应运而生,时至今日,这个文化品牌已走过二十个年头。
深圳作为新兴城市,致力于创造自身独有的新兴城市文化,更致力于挖掘被埋藏的深厚历史。但一座城市的文化品质,不止体现在历史、建筑这些“硬实力”中,市民素质、文化氛围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深圳读书月就让深圳的城市文化品质添上了与众不同的亮丽色彩。
以快节奏闻名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曾作为标语挂满大街小巷,“三天一层楼”的深圳故事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在快节奏下,城市经济、城市建设都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不免让人担忧起需要时间沉淀的城市底蕴来。而深圳给了我们一个惊喜的答案,通过深圳读书月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慢下来”的平台,一个充实自我、提升内在的僻静之所。
几名市民在龙华人民路一家咖啡书店看书、学习。(图片来源:宝安日报)
作为城市里极其重要的一员,市民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都是一座城市的“窗口”,是外界了解一座城市最为直接的途径;由此,提升市民素质及文化素养也成为一座城市提升文化品质的重要一环。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虽然不能说能改变人的命运,却能够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事作风,能够丰富人的知识深度及广度,无疑是提升市民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
而更为重要的是,不断地阅读能够提升市民对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深圳作为“创新之城”,对新事物的渴求是最具标志性的城市文化品质之一。深圳市民在阅读中汲取创新的养分,在阅读中获取创新的土壤,为城市建设建言献策、添砖加瓦。
二十年来,深圳读书月举办了8000多项活动,累计吸引了1.5亿人次读者积极参与;深圳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阅读成为深圳重要的文化标识和精神符号。在“全民阅读”的氛围下,深圳读书月让阅读从“一个人的岁月静好”变成了“一群人的思想狂欢”,走进深圳读书月,静默的阅读中文化底蕴在一点点沉淀。
罗湖书城、南山书城、中心书城、龙岗书城、宝安书城……分布在城市各个中心的大型书城以及各行政区的图书馆、各社区读书室等,无不彰显着深圳建设学习型城市,提升市民阅读品质的决心和行动。当阅读成为一种常见的休闲活动,当越来越多的人走近书架感受文字的脉搏,深圳的文化增量令人瞩目,它的城市文化品质提升有目共睹。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外表,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心灵”。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又一届深圳读书月即将落幕,但它所带来的文化品质在深圳这座城市里将不断累加,永无止境。(林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