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在你的车外踱步瞄来瞄去,请不要报警,我们只是想看看,你有没有装ETC。”这样的段子是最近各家银行争夺ETC客户的真实写照。近期,ETC推广热潮席卷多个省市,诸如此类的消息和段子铺天盖地,不断刷屏。甚至有网帖爆料称,有教育部门也下发宣传材料,发动学生家长安装ETC。
毋庸置疑,ETC对于缓解公路收费站拥堵、提高通行效率、促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将起到重要作用。今年两会,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宣布“要在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5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推动高速公路ETC发展应用工作的通知》要求,力争到2019年底,各省(区、市)汽车ETC安装率达到80%以上,通行高速公路的车辆ETC使用率达到90%以上。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启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工作。
ETC不仅能实现道路无人支付,还能打通支付账户信息、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等大数据,使用户的画像更加精确,市场前景巨大。所以,ETC业务成为了各个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从线下营业网点到线上手机APP、公众号和小程序,银行、支付平台等纷纷成为推销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全国ETC用户累计达到12631.74万,完成发行总任务的66.18%;其中,2019年新增ETC用户4976.04万,比去年年底增长了65%。但与此同时,网上有关ETC在使用环节当中抱怨吐槽用户体验差的情况逐渐增多。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上海热门资讯 “
首先,部分高速公路的ETC设施建设及车道调整显然没有跟上用户扩张速度,出现了ETC车道拥堵而人工车道畅通的尴尬场面。在过去不久的中秋假期,某地一张“因ETC车道车辆较多,请选择人工车道通行”的图片就在社交平台热传,引发网民对ETC疯狂推广模式的质疑。9月28日,有网民发帖《高速出入口亟待增加ETC通道》称,“横岗收费站只有一个ETC通道,而且还经常故障。”“水官高速平沙和布龙收费站的ETC通道虽多,但组织混乱。”“清平高速的金龙收费站,ETC设备经常不能识别,市民在此处的堵车概率也极高。”
再者,安装ETC成为基层银行网点的重要考核指标,高压之下乱象丛生。此前有媒体报道,部分机构宣称ETC极速办理,实则审核极慢,涉嫌虚假宣传;有银行营业厅只顾推广ETC置其他客户于不顾。多个投诉平台显示,有车主在办理ETC时遭遇“捆绑消费贷”“冻结押金”等情况。
安装ETC本是提高通行效率、省钱省时的好政策,各大银行大规模推广也无可厚非。但推广不该是一锤子买卖,硬件升级、精细化管理、技术优化、售后服务等问题都需要落实到位,否则实际成效便打了折扣。
政策时间表已经划定,用户井喷必然来临,提升和优化用户体验成为当务之急。国庆长假即将来临,庞大的车流将会是ETC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一次重大考验。但路上是否有足够的设施和车道来容纳暴涨车流?对于误走车道、标签松动、栏杆故障、感应器不灵敏等问题是否有了应对措施?这些是比推广更紧迫、更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求有关部门和服务商更加重视推广安装之后的服务,提前预防,做好保障,方能确保善政有良效,不负初心。(林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