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无国界,风雨同舟彰显深圳特色

2020-04-21     深圳时评

最近一段时间,个别外籍人士入境后在公共场所不守规则、屡屡闹事,类似北京“跑步女”、上海“洋女婿”、青岛“插队生”的事件不断挑动着舆论场敏感的神经,引发了人们对外籍居民可能持有特权的担忧、质疑和焦虑。网络上更是出现了诸如“广州30万黑人或引爆二次疫情”“广州1000多外籍人员为阳性”等针对外籍居民的谣言,此类耸人听闻的谣言引发了公众的紧张和猜疑,对外籍居民融入当地生活、中外友好交流等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当前,严防境外输入仍然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待不守规矩、屡屡挑战社会公序良俗的外籍居民,理应一视同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尽可能避免疫情的反弹和扩散。但也该警惕祸及他人,搞“连坐”歧视外籍人士等不理性的声音。

病毒面前,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籍有别、肤色不同不会影响全球人民同舟共济、共担风雨。在极端个案背后,更多的是“绍兴外籍人士结伴加入志愿者队伍”“成都一企业外籍雇员联系家乡企业捐赠口罩”“在深韩国人捐款支援武汉”“在深美籍志愿者用视频沟通为负面情绪建立出口”等跨越国界、温暖守望的抗疫故事。

近年来,深圳正努力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发展目标。2019年10月14日,深圳标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总结大会,深圳市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成为全国“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汇聚于此,在这里挥洒汗水,奋力前行,提供梦想成真的多种样本,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

在疫情防控期间,深圳许多外籍居民积极投身到抗疫工作中,组织捐款、集体捐赠口罩、加入志愿者队伍,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与深圳同呼吸、共命运。深圳也在用最大的善意对待外籍居民。市外办联合市卫建委每日发布中英双语疫情通报,通过网站、公众号、微信群等各类渠道对外公开,及时传递有效透明的实时疫情动态;市外事、卫健、医保、人社、公安等部门联合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外籍人士有关问题解答》,权威回答疫情防控、疫情期间出入境政策变化、停工期间工资保障等方面问题;外籍人士最集中的蛇口街道和招商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跟踪外籍人士反馈和疑惑,随时随地通过私信、电话处理回答外籍居民的各类问题……

疫情在全球蔓延,与国籍、肤色并无联系。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指出,中国政府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对所有外国在华人员一视同仁,反对任何针对特定人群的差异性做法。深圳也一直在践行这一理念,不歧视、不针对任何特定人群,用平等的姿态、善意的举措让在深外籍居民感受到和中国居民同样的关爱,因为“来了都是深圳人!”

疫情防控已然进入常态化阶段,深圳企业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生产生活秩序正全面恢复。肤色差异和国别不会影响社会前进的脚步,但歧视和偏见会。摘下有色眼镜,以正常的眼光、平等的态度欢迎外籍居民融入当下生活,让各领域的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发挥优势、作出贡献,相信距离夺取抗击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已经不远!(梁琼)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aGGnnEBnkjnB-0zbd5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