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别名竹笙、竹参、竹鸡蛋、网纱菌等,有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之分。以其形态优美而著称,它具有青如碧玉的帽状菌盖,有一圈洁白纱的菌裙悬挂其下,配上粉红色的菌托,形态优雅,风韵动人,令人赏心悦目。因此它又有“仙人笠”“面纱女郎”“穿裙子的少女”“真菌之花”等美称。在巴西被视为“自然生灵之神的化身”(图1)。
图1 长裙竹荪
竹荪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滋阴养血、健脾益胃、润肺止咳、益气补脑、镇痛补气、降血脂之功,是“三高”病人及心脑血管病患者的理想食品。竹荪含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因此,竹荪在国际市场价格极为昂贵,每千克干品近1两黄金,极具开发价值。
河南省商丘市食用菌研究中心黄海洋等结合长裙竹荪的生物学特性,并根据当地的实际生产需要,经过多年的栽培实践,总结出林地无公害栽培长裙竹荪技术,现介绍如下。
1.栽培季节
由于长裙竹荪出菇温度是20℃以上,河南中东部一般在早春气温回升至15℃以上栽培,即3~7月均可播种。
2.场地选整
应选择管理方便、坡度平缓、背风向阳、有水源、土壤肥沃湿润且呈微酸性(pH4.5~6.0),排水良好、土质为沙壤土、郁蔽度达80%~90%的杨树林或其他混交林地。在选好的林地内除杂做畦,畦深15~20厘米,宽80~100厘米,南北走向,长度视投料多少和场地而定。畦与畦之间留50~60厘米宽的走道,以方便生产管理。开好畦后,在畦内及畦埂上撒上一层生石灰,灭菌杀虫,并填入肥沃表土,厚约5厘米。四周开挖排水沟,以免积水。
3.栽培方法
(1)原料准备 竹荪是一种腐生性真菌,对营养物质没有专一性,与一般腐生性真菌的要求大致相同,其栽培原料十分广泛。在河南一般采用农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玉米芯、麦秸、豆秸、稻草、稻壳等进行栽培,配以辅料如麸皮、米糠、畜禽粪等,在配制培养基时,常添加适量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钙、硫酸镁等,以满足竹荪生长发育对无机盐的需要。
(2)原料配方 玉米秸或稻壳等培养料80%,木屑10%,麸皮9%,三元复合肥1%,另加磷酸二氢钾0.1%,含水量70%,pH6.5左右。
(3)原料处理 将无霉变的培养料在太阳下曝晒3~4天,将比较硬质的培养料如棉秆、玉米芯、豆秸等碾压使其裂开、变软,玉米秸等较长的培养料要截成1米左右的段,抖去灰尘及残渣,入清水中浸泡24小时,捞起堆积沥水至无水珠下滴,即可用于栽培竹荪。
(4)铺料播种 将配好的培养料铺于畦床上,播种可采用层播法和穴播法进行。
层播法 将菌种播入畦面料上。一层培养料一层菌种,共二层料二层种。上层菌种占总播种量的2/3,播种量为5千克培养料用500毫升装的菌种1瓶。第二层种播完后,在上面再放少量浸过水的培养料。培养料要压实,并高于畦面2厘米。
穴播法 料厚30~35厘米,将竹荪菌种掰成红枣大小的块状,按梅花形分布,每隔5~8厘米播一穴,每亩667米2播种500克菌种1袋。播种后,在畦面覆盖5~8厘米厚的碎土粒,最后在畦面上盖上一层薄薄的稻草或麦秸保湿。
(5)发菌管理
覆土 播种后应立即覆土3~5厘米,以便保湿。覆土颗粒不要过粗过细,要求干净肥沃(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和栽培场地空气潮湿)。播种后20天左右,当竹荪菌丝穿出土层表面后,再覆土1次,厚1~2厘米。
遮阳 一般遮阳度好的林地,畦床上只需覆盖20~30厘米厚的麦秸即可。有条件的可于播种后菌丝透出覆土表层时,在畦面上搭高30~50厘米,宽依畦宽而定的小拱棚。棚上用草苫或旧麻袋等覆盖,既可防风又能遮阳。
培养发菌 保持覆土及培养料适宜的温湿度,使床温保持在20~3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75%。一般经40~50天培养,菌丝即可穿透培养料扭结成菌索破土而出。
(6)出荪管理 当畦床覆土出现菌索时,应在排水沟内注水或往床面上喷水,以提高菌床空气相对湿度至85%,保持温度20℃以上。这时覆土表面菌索尖端逐渐生成菌球,初呈米粒状,3~5天长成黄豆大小,表面光滑,乳白色。过2~4天,菌球长成花生米大小时,表面开始出现菌索状刺毛,呈灰白色。再过4~6天,可长至核桃大或鸡蛋大,16天左右刺毛伸长后消退,菌球呈淡灰色或灰褐色,菌球不再增大时,表明已经成熟。菌球成熟后,应适当喷水,使培养料含水量由85%提高到95%左右。随着温湿度的提高,菌球从顶端破裂,菌盖、菌柄依次从中挤出,当菌柄伸出后,从菌柄和菌盖之间吐出菌裙。
4.害虫防治
长裙竹荪抗性特强,一般无杂菌污染。若感染后用草木灰覆盖即可根除。害虫主要是蚁类和蛞蝓,可用灭蚊灵混拌沙土防治,蛞蝓可于清晨和夜间人工捕杀。
5.采收加工
当菌蛋长成鸡蛋大小时,每天9:00~11:00、14:00~ 16:00分2次检查菌蛋破壳情况,见菌网形成、菌裙完全展开时应立即采收。采收时将整个子实体从菌托下方用利刀切断菌索,剥去菌盖和菌托、菌裙、菌柄要保持完整,放在干净的网筛上晒干或烘干。摆放时注意菌裙要展开,菌柄放直,以获得整齐美观的商品。烘干的竹荪较脆,须经回潮变软后方可包装。
一潮竹荪采收结束后,应停水5~7天,然后在畦面浇一次重水,促进第二潮竹荪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