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牛肉"这道菜,创制者是四川自贡的井盐工人

2019-09-04   中华人APP

提起水煮牛肉,嗜辣者对其宠爱有加。

水煮牛肉,是来自四川自贡的一道菜,它色深味浓、麻辣味厚,滑嫩适口。然而,要仔细探究,最早的水煮牛肉与我们现在吃到的味道相差甚远。

自贡自古就是产盐之地,到了明清时候,自贡的盐业发展到鼎盛时期。

水煮牛肉

这时的盐业老板,对工人和推车汲盐卤的牛有很大需求。但是,由于每天工作消耗体力太大,每头牛在盐井旁最多工作三到六个月,就已精疲力竭,所以要被淘汰掉。

而这些被淘汰的牛,最终的归宿是被老板屠宰,作为人们果腹的食材吃掉了。这样一来,可以改善工人们的伙食,二来,据说还可以冲抵一部分工钱。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水煮牛肉便由盐工们创制出来。

这种水煮牛肉,做法是很简单的。只需将牛肉切成片,用辣椒面、花椒面等几样调料裹到上面腌制一会儿,然后放入开水中煮熟即可。当然,也有人会在其中加入一些现有的蔬菜

一起煮。这样的水煮牛肉,看似做法简单,但味道则十分鲜美。

从此,水煮牛肉的做法便流传开来,成了子贡人常吃的一道菜,并逐渐成为盐帮菜的代表,享誉大江南北。

燊海井遗址园区内表现盐工工作场景的雕塑

然而,现在我们所吃到的水煮牛肉的味道肯定不是最原始的味道。造成这差别的原因,一者是随着这道菜在各个地方的发展,厨师所用的牛肉不是取自盐井旁工作过的牛,所以,肉质完全不一样。盐井旁淘汰的牛,由于长时间在盐井旁汲卤,牛肉中所含的盐分本身就比较高,肉质的口感本身就比较好。就如同我们买到同样品种的两条鱼,一条是海水鱼,另外一条是淡水鱼,但做出来的菜在口感上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的提高,物质也越来越丰盛。为了迎合更多人的口味,厨人们不得不在原来的基础上,对菜品进行加工改良,增添进去更多种类的食材。使得水煮牛肉在味道上,变得更为丰富,层次更为多样。

如今,普遍的做法是将牛肉切成一寸五分长、八分宽、一分厚的薄片,盛在碗里,放入精盐、酱油、醪糟汁、水淀粉等。然后在油锅中放入郫县豆瓣、干辣椒炒成棕黄色,再放入花椒、葱段、莴笋片炒香,加肉汤烧开。最后,将牛肉片下锅,煮至肉片伸展,外表发亮后,将其盛入碗中,在上面撒上大量蒜末,淋上一勺热油,便可上桌供食客们享用了。

这道极具代表的水煮牛肉,经过厨人们的一再改良,不仅在1981年被选入了《中国菜谱》,而且在各大川菜馆成了当红特色,成为被点最多的川菜之一。

制作水煮牛肉的最后一步

如今,普遍的做法是将牛肉切成一寸五分长、八分宽、一分厚的薄片,盛在碗里,放入精盐、酱油、醪糟汁、水淀粉等。然后在油锅中放入郫县豆瓣、干辣椒炒成棕黄色,再放入花椒、葱段、莴笋片炒香,加肉汤烧开。最后,将牛肉片下锅,煮至肉片伸展,外表发亮后,将其盛入碗中,在上面撒上大量蒜末,淋上一勺热油,便可上桌供食客们享用了。

这道极具代表的水煮牛肉,经过厨人们的一再改良,不仅在1981年被选入了《中国菜谱》,而且在各大川菜馆成了当红特色,成为被点最多的川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