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家边销茶政策(边销茶,又叫边茶,指专供边疆少数民族饮用的特种茶)还没放开,于是我将销售茶叶的市场转到了蒙古国。
1999年,我的公司与浙江一家茶厂合作,开办了出口蒙古国砖茶的生产代加工业务。由于与浙江代加工茶厂老板合作不愉快,于是产生了异地选址,自己办茶厂的念头。
我将这个想法与从湖北聘请来的技术顾问万师傅私下交谈,他邀请我去他的家乡湖北赤壁羊楼洞看看,说那里历史上就是南北茶商加工边销砖茶的好地方。
黑茶茶砖
2000年3月,在春茶开始采摘的季节里,由挚友老李陪同,我们去了湖北羊楼洞茶区选址考察。经过考察,我信心满满,甚至连陪同考察的朋友老李都想投资入股,于是我与羊楼洞镇政府签定了《办厂合作意向书》。
临别前一天,万师傅执意请我和老李去他家吃饭。万师傅12岁就进茶厂当童工,做了一辈子的紧压茶,做茶技术精湛,心性善良、热情,在当地茶农中有很好的口碑,像这样难得的技术人才,我特别欢迎他加入到我的队伍中来。于是我和老李带了内蒙古土特产品,应邀去他家吃饭。
煮黑茶
在万师傅家,整个晚上,三人谈得特别投机,酒也喝得较多,谈到经历和茶缘尽兴处,万师傅从他家柜顶上,取下一块牛皮纸包的茶砖,介绍说他13岁那年(1951年),在羊楼洞茶厂学徒,一次因感染痢疾,发烧呕泻,卧床不起,上不了工。他的湖南师傅待他不薄,看他病得严重,于是将自己带在身边的大半块湖南黑茶砖送给了他,叫他拿着回家煮后饮用调养。说这块老砖茶可当药饮,肠胃不舒服时,喝它有奇效。
于是这块老砖茶就成了万师傅家的宝贝,平日里舍不得喝,病急时煎煮一壶当药饮。随着生活的改善,有病吃药已不再是难事,所以这块老砖茶用来当药饮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一放几十年。今日酒逢知己,又见我这样爱茶,万师傅才将他珍藏的这块老砖茶当礼物送于我。
当时在羊楼洞办茶厂的事虽已签订合作意向,但后来因出口蒙古国的茶销售不畅,再加上合伙人撤资,羊楼洞办茶厂的事就这样搁置了下来。
汤色橙红明亮,色如琥珀的黑茶
转眼,这半块黑砖茶已陪伴我20年。20年里尽管天天看到它,却仅在十年前与朋友老李及从云南来的茶艺老师一起品鉴过:老茶汤色橙红明亮,色如琥珀,滋味陈香甘醇、鲜爽带药香,茶韵妙不可言。之后不舍再撬。舍不得喝掉这块老茶砖,是因为我始终忘不掉那个充满人情味和浓浓茶香的羊楼洞,我欠着羊楼洞一份情。这半块老茶砖,寄托着我对已逝去的挚友的缅怀。
这是一块伴随多位茶人走过70多载的湖南黑茶砖,到现在只剩下半块,茶砖宽度18公分,厚度2.5公分。茶砖乌褐油润,用料级别考究:面茶显金毫,里茶无粗老梗,茶条紧结,干嗅有淡淡的陈香。茶砖整体紧密匀整,模纹清晰,棱角分明。
湖南黑茶砖最早诞生于安化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苏联解体后,湖南一位茶人从已倒闭的莫斯科茶厂展览馆重金回购了一块四十年代中国出口的湖南"八字砖茶"样品,其正面照片与我们收藏的内销"八字砖茶"模版完全一样,但用料不尽相同,说明它们是同一企业,不同年份,不同批次生产的。
面显金花的黑茶
这些四十年代的湖南黑茶砖正是白沙溪茶厂所生产,因茶砖上压有"湖南省砖茶厂压制"八个字,被我国西北地区百姓称之为"八字老茶砖"或"鼓字老牌安化茶砖"。这个时期的安化黑茶砖,从其茶砖外形看,其版面造型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压制工艺有着湖北青砖茶的身影,选材配料特别的精细和用心。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人们还没有收藏老茶的习惯,因此,这大半块老茶是中国边销茶历史的见证,是研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黑茶的稀世珍品,有着特别的文物价值、文化价值和收藏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