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内循环,房地产面临新挑战!免征房屋契税不等于降房价|幸福聚焦

2020-08-11   幸福里APP

原标题:重启内循环,房地产面临新挑战!免征房屋契税不等于降房价|幸福聚焦

用户聚焦

买房人注意,本次契税法调整中房屋契税免征与降房价无关

楼市中的任何一个变化总能让买房人激动,总会在政策调整之中寻找关于房价变化的答案。

8月8日契税法(草案)二次上会再次引起了广大买房人的关注,但是,仔细一看,与新房买卖无关,与二手房交易间接相关。这一次重点调整的是房屋继续中的契税免征。在没有出台遗产法的情况下,通过契税法的调整给了法定继承人一个实实在在的好消息。那就是免征契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草案)》二次提请审议的具体内容来看,该草案对免征契税的情形增加了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变更土地、房屋权属,法定继承人通过继承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不过,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契税免征并不表示其它税、费也免收。例如营业税、个税、公证费用等该按各城市规定缴纳的,一分也不能少。例如公证费用2%这个费用还是不低。

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好消息,相对于前期来说,至少节约了房价的1.5%的契税支出。

法定继承人通过继承承受土地、房屋权属后,虽然契税免征。但是,当所继承的房屋再次出售之时,就得按照二手房的销售对待,相关税费按二手房标准执行。

按继承房产满五年和未满五年两种情况来计算:

1、房产满五年,营业税是免征的,同时个税也免征,需要缴纳契税和产权转移登记费。

2、房产未满五年,需要缴纳营业税和个税,同时缴纳契税和产权转移登记费。

同时需要提醒的是,有人说无偿赠与也可。这在获得房屋时区别不大,但在出售之时,区别就显现出来。因为赠与房屋在再次出售时,个人所得税的标准为20%。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房地产交易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税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第二项规定:

受赠人取得赠与人无偿赠与的不动产后,再次转让该项不动产的,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以财产转让收入减除受赠、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所以,如果以赠与方式获得的房屋自行长期居住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要出售,20%的个人所得税还是需要考量一下。

所以,这一次契税法(草案)二次上会提请审议,免征契税之事与降低房价没有关系。

来源:房价大数据

热点追踪

官方出手,多家银行被查,违规输血楼市,警惕中小房企资金链问题

据报道,二季度以来,针对有的银行违规向楼市“输血”行为,地方银保监局开出多张罚单,其中不乏百万元级罚单。同时,监管部门也多次警示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楼市风险。资金违规“输血”楼市也遭到严查。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同业投资、理财资金等违规投向资本金不足的房地产项目等被上海银保监局罚款450万元。还有多家银行也被罚。

把控好房地产市场的资金端口十分重要。央行参事盛松成表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遏制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是调控成功的重要举措。由此可见,现在严厉打击违规资金流入楼市的行为就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国家在有意识地防控资金流向。

毕竟在坚持“房住不炒”主基调下,监管层对房地产金融领域保持强监管态势,有利于防止房地产贷款乱象回潮,抑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泡化。

可是这条路走得非常坎坷。实际上,政策一直严禁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这些年一直喊话,禁止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直到今年,房地产工作座谈会非常高度地指出“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稳住存量、严控增量,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经济日报也表示,如果违规资金再次助推投资投机性购房,必然再次拉抬房价,带来新一轮涨价潮,使楼市调控成果付之东流。有必要警惕部分银行贷款审批及贷后监管放松,造成部分低利率资金违规进入楼市,警惕部分炒房客及中介炒作。

来源:光宇吐楼市

楼市观点

清华大学孔鹏:重启内循环 最核心的就是房地产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可持续住区研究中心主任孔鹏指出,国家民族想发展最核心的是要获取能源和资源,能源和资源的获取自古就是两个方面外部获取和内部获取。中国就是内循环体系中的典型代表,我们代表了农耕和集中制的发展方式,并长期靠内循环立国,不过在改革开放的40年我们也开启过外循环,并且在全球化获取了相当大的收益。

基于这个本质,疫情催化了一些事情,我们需要再开启内循环。

新时代的内循环是什么,怎么才能开启新时代的内循环?最核心的就是房地产行业,城市建筑行业消耗了整个社会一半以上的能源和资源。

但我们的应用管理是极其粗放的。所以目前会考虑,是不是还要用继续的大规模开发、新城建设消耗能源和资源的方法用以支持经济?

这才是房地产行业最大的挑战。尤其当我国人口的红利被老龄化冲洗,我们所有的乐业都会对我们的资源能源增长方式产生重大的挑战。

基于这个情况,我们国家提出了新基建、旧城更新、老旧社区改造。

为什么会这么提?最重要的就是老基建消耗大量资源能源,新基建是希望我们为他们加上数据化的杠杆。

简单描述就是,每年那么多套的住宅,我们通过数据化的改造,让人和房间,和时间、地点、人物产生关系能够节约多少能源。它能够让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再往下走多远的一步。

同时,通过新基建,对原有的体系、原有的城市产生新的资源和能效更有效的利用,从而提升我们的竞争力,消除我们在外循环上面临的巨大压力。

和双循环、新基建不谋而合的,有一个是绿色数字人居,即用数字化的手段引领或者推动人居的大系统,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这个值得关注。

来源:风财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