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孙子兵法》等军事著作,大多写于战国时期?步兵因素很大

2019-09-19     卧牛说历史

古代战争的方式在不断变化,兵种也在不断变化。

最早的战场是战车的天下,后逐步被步兵淘汰。步兵主宰战场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诸多的军事战略作品,都是围绕步兵展开。

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下步兵的前世今生。

士兵是为战争而生,而战争却诞生的极早。比如黄帝与蚩尤战争的传说,建立了炎黄文明;夏启镇压有扈氏之后建立了夏朝;武王姬发推翻商王朝,建立了800的周朝等等。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史记·夏本纪》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聊步兵前得先说说车兵

我国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但战争史中一开始的主角却是车兵,而非步兵。

在商周时期,能参加战争的都是诸侯国的贵族,这是贵族独有的特权。参加战争的贵族身披甲胄,因此又被称为甲士。

甲士乘坐战车,驰骋战场,以战车为单位组建成车阵,与敌人的战车交战。

战争为什么先出现的兵种是车兵?

战争的方式取决于生产力。在最早时期,由于生产力不高,没办法生产大量的金属武器装备,来加强士兵的防护力与杀伤力。但车却早早诞生了。

在我国的殷墟中,已经出土了殷商时期的战车,这可以说明至少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战车。另外,关于黄帝的传说中也有“指南车”的记载,更何况轩辕二字更是与车有关。

在我们的历史中,车早早已经存在了。

战争自然是为了胜利,发明了车,自然会将其用到战争中。那个时期又没有铁器(青铜器锐利不足),战车的杀伤力以及防护力,都要比单独的个人战力高不少,

那么车兵成为主要战斗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既然车兵是最早的兵种,那么步兵是怎么诞生的?

古时候的车兵不仅仅只有车上的甲士,还有随车步行的士兵。最初的时候,这些随从士兵只是负责辎重、补给一类,可以说除了不上战场打仗,其他的一切都是由他们负责。

但随着春秋时期的到来,生产力发展,人口增加,仅仅依靠少量的贵族已经不能满足战争的需求了。

更何况春秋时期,贵族也再不断的减少,或者变成地主阶级,或者彻底沦落到农民阶级。诸侯间的兼并,使得大量的“贵族”、农民破产,不得不为生计而加入战争。

战争人员的增加,导致战争规模的变大。人口的增多,也导致了诸侯国对土地的“掠夺性”加强(其实就是各诸侯国向地主阶级转变的过程)。

这也就导致了战场的复杂多变。地形不在局限于平原,还有河流、、沼泽、丘陵、山林等等地形。战车对后面的诸多地形是有心而无力的。

甚至有时候部队行军需要翻山越岭、涉水渡河,战车也就变成了累赘。那么灵活多变的步兵便诞生了。

战争方式也在改变,变得更为“狡诈多变”。 曾经是两军排好队列,然后战车冲阵。后来呢?佯退诱敌、集中兵力消灭弱小等等。战车对多变的战场形势,反应是极为迟钝的。

(可以想象下,战车正往前冲,突然敌人从侧方攻来,那么你得首先减速,然后转向再冲击。等做好这一切对方可能早到你跟前了。)

步兵诞生的标志便是春秋时晋国魏舒的“毁车”。

《左传·昭公元年》

魏舒曰:“彼徒我车,所遇又厄,以什共车必克。困诸厄,又克。请皆卒,自我始。”乃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翟人笑之。未陈而薄之,大败之。

魏舒毁车后将车兵以“徒步”形式投入战场,这是商周以来1000多年的第一次,同样也是步兵第一次作为独立兵种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

车战转变为步战,不是我国的特例。公元前8世纪左右,古希腊车战也逐渐变成了步战,比中国还要早100多年。

步兵初露峥嵘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兼并,战斗频繁。各种战术、战争思想产生于这一阶段。《六韬》(一般认为是托名姜太公,实际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司马法》等等,各种军事著作频频产生。

这个时代,生产力不断提高,政治制度、经济文化不断发展,使得步兵与车、骑三足鼎立,而且渐渐成为三兵种的主角。

其中使得步兵发展壮大的原因,主要便是武器装备的改进与发展。

铁器的发展与应用,使得步兵不仅有了锋利的武器,还有了防护严密的装甲,杀伤力与生存能力加强。另外由于弩的发明,也使得步兵的远距离杀伤力大大提高。

步兵有了弩,可以占据有力地形,获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绩。

步兵战术在沿袭车兵战术的基础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比如车站的选锋法。

车战时,将精锐的战车放到战阵的前端,充当前锋用以破敌,兵法称为选锋法。

到了步卒中,将士兵们按照体力、体型、特长和技能进行分组,便是步兵的选锋法。

身体强健,善于奔走的组成“勇力”、“飞足”、“利趾”,为步兵方阵的前阵,善于射击的置于阵后或者阵的两侧(这指的是战斗中弓弩手的位置,在步兵冲锋后,弓手往往就是负责保护其侧翼与后方)。

《六韬·必出》:敌人若惊,勇力、飞足、冒将之士疾击而前。

《吕氏春秋·简选》: 吴 阖庐 选多方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陈。

《犬韬·战步 》:

材士强弩,以备我后。

材士强弩,备我左右。

步兵的阵法同样沿袭车战。

阵法是为了发挥军队的最强战斗力,而对军队采用“特定”的排列方式。步兵方阵是为了适应各种战场地形,结合战场的具体形势,摆出的有利于战斗力发挥的阵形。

步兵一般分为三队或者五队。

三队的时候,可排列为横阵,也可排列为竖阵。横阵的时候往往左右军稍前,中军稍后,并非一条直线。

五队的时候,或用纵队迷惑敌人,或排成五阵。五阵便是指挥官所在位于中心,前后左右各一队,这便是五阵。若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角也布上队伍,那就是八阵了(不是九阵)。

战国时期步兵的作战原则

第一、孙子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步兵作战也不例外:正兵贵先,奇兵贵后(《尉缭子·勒卒令》)。

步兵凡在野外与敌人交战,往往是主力部队正面牵制,然后以奇兵绕后、横击、偷袭、半路设伏等,解决敌人。

简单就是一句话:先牵制,然后以奇致胜。

第二、攻其不守

当敌人处于“错误”的地形中,己方要立即发动攻击,“急击勿疑”。(不守,不易防守或者防守的薄弱处)

《孙子兵法·虚实篇》:攻其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第三、避之于易,邀之于险厄

步兵作战,若在平缓的地形遇到了敌人,那么就应该避免。若是己方险厄的地形,那么就能发动攻击了。

《吴子·应变》起对曰:“避之于易,邀之于险厄。

这一原则当然也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战争并不是光靠地形就能带来胜利的。

这与车战时代正好相反,车战是避之于险,邀之于易。可见步兵在复杂的地形上作战更有利。

第四、弓弩戟盾等兵种互相配合

步兵在接敌作战之前,往往会将弓弩手放置于阵前,或者威慑敌军,或者放箭弩杀伤敌军,为步兵冲锋较少障碍。

《六韬·林战》:使吾三军,分为冲陈,使兵所处,弓弩为表,戟楯为里。

步兵发展对战国时期战争战术的影响

攻城战的变化

周朝初期的城邑是诸侯士大夫的聚集地,同时也是一座军事堡垒,是集军事与生活为一体的建筑。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城市逐渐发展成政治、经济中心,或者变成防守扼要之地的军事重镇。

攻陷一座城池是极有难度的,从孙子的“建议”中就能看出来: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攻城在战争中是下下之选。

但随着春秋结束,战国来临,各国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各地的中小城市更是飞速发展。不在像周朝初年的“一国一城”的境地。

若要兼并对方,那么城池是必须要拿下来的。若对方的城池处于道路交通要道,也就是常说的兵家必争之地,那更是要打下来。

春秋时期攻城难,更大的原因便是步兵没有发展起来,各国仍用战车作战,战车自然是不利于攻城的。

同时 “攻城器械”的发展使得攻城的难度有所降低。

《墨子·备城门》记载了十二种攻城方法和器械:“临(临冲车)、钩(飞钩梯)、冲(冲车)、梯(云梯)、堙(距堙)、水(水淹)、穴(坑道)、突(突门)、空洞(地道)、蚁傅(爬城)、轒辒(攻城车)、轩车(攻城车)”。

这些工具同样是为步兵所准备的。

战国攻城战的发生,最主要的还是各国后勤补给的力量得到加强。

《孙子兵法·谋攻》:“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若是六个月的时间没能拿下城池,那么攻城方就“不胜其忿”,准备撤退吧。

但到了战国时期,围城达到数年的也有很多。如乐羊攻中山,就用了三年时间。魏国庞涓围困邯郸,也是长达三年之久。

若没有持续的补给能力,乐羊和庞涓持续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战国时期的攻城的“可能性”而且“必须性”也可以从兵法中看出来。

《孙膑兵法·雄牝城 》中将城池分为难攻的城(雄)和易攻的城(牝),这理论上已经开始为攻城“想办法”了。

《尉缭子·攻权》更是将攻城当成了常规作战:

故凡集兵千里者旬日,百里者一日,必集敌境。卒聚将至,深入其地,错绝其道,栖其大城大邑,使之登城逼危……而攻要塞。据一城邑而数道绝……而一城已降

若说战国时期攻城最厉害的估计要属乐毅与白起了。

燕国乐毅连下齐国70余城,其中包括齐国的都城临淄,差点将战国霸主齐国一战灭国。

秦将白起一生更是攻克80余座城,打得强国楚国只能向东方迁都,以避开西方的秦国白起。

这些都离不开步兵的发展壮大。

步兵的野外会战

步兵与战车的合作

战国最有名的野外会战当属秦赵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投入的兵力之多(两方加起来可能有百万)、双方会战时间之久(长达半年),在此之前都是极为罕见的。

长平之战规模的变大,就是由于步兵数量的增多。步兵的作用在战争中逐步加强,但战车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不过这时候的战车已经变成了配合步兵的角色。

在野外会战中,若一方陷入包围便会展开“屏车之阵”。所谓“屏车之阵”就是利用战车来构建一座车城。

军队陷入不利情况,便会收缩步兵阵型以防御敌方的进攻,然后将战车前后相连组成一个圆环,充当环内士兵的屏障。

步兵位于环内,用长武器或者弓弩等远攻武器来阻挡敌人的进攻。这可以说是车与步防守的完美结合。

利用步兵特点,伺机防守反击

步兵可攻可守,能适应大多数战场,可以说是一个“全能”兵种。

因此战国时期,不少将帅就利用这一点,来布局战术以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

王翦灭楚,便是利用了步兵能攻能守这一特性。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60万大军攻打楚国,准备消灭这最后的一国。

哪怕这时候楚国已经十分衰弱了,秦军占有优势,王翦仍不急于发动进攻。

正是因为楚国“弱”,楚军才急于与秦军交战,希望一战决胜负。

敌人想要的,就是己方不能做的。因此王翦则坚壁不出,养精蓄锐,无论楚军如何挑衅,就是不搭理。

当楚国求战不得,后方支持不住而不得不退军的时候,王翦便趁对方后退,暴露弱点之际发动迅猛攻击,一举歼灭了楚国的最后力量。

同样采用防守反击战术的还有赵国赵奢。

公元前270年,秦昭王进攻赵国的阏与,赵王派赵奢前去阻挡秦军。但赵奢出了邯郸30里就不走了(秦军派遣一支军队到武安附近牵制赵军的救援),在那里修建防御工事。

赵奢驻扎了二十八天仍不去救援,使得秦军认为赵国不会救援阏与,放松了警惕。就在这时,赵奢两日一夜急行军,到达阏与五十里处,在秦军反应之前抢占制高点。

赵军后来,反而在战场上占领了有利地形(这也是上文说的邀之以险)。秦赵交战自然是赵奢胜了。这一场战役也被视为“示缓而先据要地”的经典案例。

结语

我想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战国短短几百年,却出现了孙子、孙膑、尉僚、吴起等众多的军事家(有著作传世的),而后来的2000年却很少出现能与其相提并论的著作?

造成这现象的原因便是战国处于步兵高速发展时期。

在这一时期,步兵是一种“新兴”的兵种,基业他的战术是从无到有的(还有借鉴车战)。

战术是随着步兵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而发展的。

战国混乱的环境为军事家们提供了验证其理论的“实际试验场”,众多的战役也为孙子等人的理论提供了验证,毕竟空想而来的理论,不会被众多的兵家所认可。

步兵对于战国是革命性的变化,但到了秦汉乃至宋元时期,步兵的武器装备虽然有所提升,但并没有“质”的改变,那么关于步兵在战场的作用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战术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变化。

因此秦汉以后的兵书,更多的是对步兵“用法”的延伸,而不再有《孙子兵法》等那样具有代表性的军事理论书籍了。

“步兵”成全了孙子、孙膑等众多的军事家,孙子等人也将步兵的战力发展到最大。

战术是随着兵种的变化而变化。到了热武器的发明与普及,曾经的步兵战术自然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其中蕴含的智慧,永久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txZTm0BJleJMoPM93j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