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苏联陆军有多强?德军:谁不听话,就把他调到东线去

2019-06-25   春秋史馆

苏联解体距今已有28年了,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苏联曾经有多强大,尤其是苏联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是用思想武装起来的,在战场上敢拼敢打,不畏牺牲,上过朝鲜战场的美军深有体会。当这支部队用现代武器武装起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巅峰时期的苏军就是最好的例子。

苏联的主流作战思想是大兵团、大纵深作战,因此格外重视地面部队的建设。二战结束后,苏联保持着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陆军,坦克数量占世界2/3,华约国家也占到了1/6,中、美、英、法等国家的坦克加起来都不及苏联的一半。况且,苏联刚刚攻克柏林,有非常丰富的大兵团作战经验,可以说举世无敌。若不是西方国家还保留着强大的空中力量,在柏林危机中给了苏联一记狠狠的耳光,否则苏军完全有能力把西欧的军队赶下大海。

如何应对苏军的钢铁洪流呢?在冷战对抗最激烈的时刻,北约统帅部进行了一次详细而苛刻的沙盘推演。推演结果显示,东欧平原非常适合大规模坦克集群快速突袭,北约军队完全无法防御,最多只能凭借空中优势迟滞3-5天。经过反复研究,北约统帅部发现,除非使用战术核武器,否则根本无法阻挡苏军的钢铁洪流,只是这样一来整个西德将变成充满核辐射的废墟,届时将不可避免地爆发核大战。

北约尚且如此,尚在起步阶段的我国更无法阻挡。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彻底破裂,百万苏军陈兵边境,准备随时突击南下。中蒙苏边境全是一望无际的草原,非常适合装甲集群突击,我军根本没有寄希望能守住,只是在张家口一带部署了一个集团军,以期能够迟滞苏军突袭速度。事实上从60年代开始,我国就进入了全民皆兵状态,部队苦练“三打三防”,各地组织民兵进行军事训练,还研发出了专门用于生产手榴弹的流动兵工厂“七人背”,一切战备都是为进山打游击准备的。

苏联的战争潜力早在德军入侵的那一刻就爆发出来了。战争前期,尽管德军围歼了苏军三个方面军,仍然无法彻底消灭苏联抵抗力量。仅仅过了半年,苏军便发起冬季攻势,逐渐扭转了战场上的不利局面。进入1942年,德国内部已经有人意识到了这场战场的不利前景,西线德军甚至这样警示部下:“谁不听话,就把他调到东线去”。德国人精雕细琢的虎式坦克终究挡不住性能低劣却数量庞大的T-34,被苏军从莫斯科一路推到了柏林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