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疫’彰显中国精神”学术研讨会召开

2020-04-21     中国社科马克思主义

原标题:

在伟大斗争中凝聚与弘扬中国精神

“全球战‘疫’彰显中国精神”学术研讨会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春燕)为深入探讨疫情防控展示的价值理念、人文情怀和民族精神,4月18日,“全球战‘疫’彰显中国精神”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天津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春雷出席研讨会并发表讲话,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靳方华致辞,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钟会兵主持研讨会并作总结。研讨会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联合主办,研讨交流采取网络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

刘春雷指出,疫情对整个人类的影响非常深刻,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也极其深刻,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意识形态斗争等领域深入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研究,认真总结宝贵经验,深入研究短板不足,牢牢把握主动权,在这场伟大的斗争中建功立业。

靳方华指出,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效率、中国担当、中国精神,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总结、提炼、表达中国精神之抗“疫”精神,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职业道义、现实拷问。体会和提炼抗“疫”精神,要扣紧历史发展主旋律,增强社会进步正能量,反映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特征,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精神特质,呈现“四个自信”的文化内涵。

专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爆发,对世界经济社会生活带来强烈冲击。全球抗“疫”集中折射出不同的社会心理、人文精神与价值追求,衍生许多新的问题与变革。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全力以赴抗击疫情,展示了富有深刻内涵的“中国经验”“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用责任和担当筑起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的牢固堤坝,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彰显出伟大的民族精神与凝聚力。

在研讨会上,中共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总结了抗击疫情的中国经验,认为我国在疫情防控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经验”,即党的领导、人民主体、社会动员、迅速严厉、方法科学。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对新冠疫情阻击战的哲理反思与精神超越进行了思考,认为展望未来民族复兴,我们需要提升自我意识、生命意识、共同体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自觉。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邹广文围绕中国精神所彰显的自然与生命进行发言,认为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的集中表达,核心价值追求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彰显自然与生命。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认为,新时代增强忧患意识贯穿着古今中外兴亡成败的历史视野,贯穿着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发展战略格局,贯穿着把握危与安、险与机、弊与治等辩证认识,贯穿着治国理政的底线思维,贯穿着化风险为机遇、化挑战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的主体意识,贯穿着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湖北大学教授江畅认为构建世界共同体才有可能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才有可能实现当代世界的公正问题,实现人类的普遍幸福和永久幸福。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龚云认为,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甘于贡献、同舟共济是斗争精神的内涵;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是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强大精神支撑。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毕宏音认为,从舆情视角出发诠释和解读全球抗“疫”下的“中国精神”,需要把握“舆情支持”“态度层次”“心理结构”三个关键维度。

钟会兵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通过理论研讨,有助于推动中国抗疫精神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探索弘扬中国抗疫精神的有效途径。相信抗疫中彰显的中国精神,定会彪炳史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和天津社会科学院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代表通过线上参与了研讨会。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76-m3EBrZ4kL1Vizeh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