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说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三个关键”

2020-03-19     中国社科马克思主义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暴发对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医疗体制的应急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因此,打赢这场战役要把握好“三个关键”。

一、关键在党: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保证。中华民族奋进与抗争的历史,从来都是在探索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经验教训中不断向前,也是在不断与困难斗争中实现民族进步。以全局观思考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总结的历史经验。近代以来的历史和实践证明,在党的领导下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中国就能实现全局发展和长远发展。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此次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不仅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和我国的对外开放。能不能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鲜明体现在疫情防控的决策、执行、组织、协调、监督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压舱石”“定盘星”“指南针”作用。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信息收集、趋势研判、顶层设计,提出指导性方针、推动法治化进程、完善应对体制、优化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坚持全国一盘棋,对医疗资源进行跨区域调动、合理化配置、科学性运用。在统一部署、协调各方的过程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展现了领导制度优势。

二、关键在人: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疫情防控是以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的一场人民战争,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实践过程。

人民群众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主体。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实现了对一切积极因素的调动和对消极因素的转化。党和政府充分支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引导民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依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通过破除“谣言”、澄清“传言”、宣传“真言”,以科学的思维、理性的认知、共情的自觉与病毒进行战斗。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实现不同主体各负其责、各尽其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广泛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导人民群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认知水平和危机意识。基层不仅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第一线,也是复工复产的第一线,是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关键所在。人民群众同心同向展现了党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优势。

疫情无国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面对疫情蔓延的严峻国际形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在第56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充分肯定中国为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出的巨大努力,称赞中国“从源头上遏制疫情的措施为世界争取了时间,减缓了病毒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播的速度”,并呼吁国际社会团结一致,携手并肩共同寻求解决方案。这充分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破解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局部问题与全球问题相互转化的中国智慧。中国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疫情防控措施,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共鸣,为世界各国树立了实现国家善治的榜样。面对疫情,各国命运与共、人民休戚相关。战胜这场疫情,不仅攸关中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也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安全和福祉。为世界编织安全网,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数十个国家政府和人民向中国捐助了抗疫物资,多国政府和人民纷纷以不同形式释放真情和善意。在共同抗击疫情斗争中,中国和各国之间的友谊和信任不断加强和深化,有助于推进政府间和民间多层次合作,共同努力有效遏制疫情扩散。

三、关键在人才:实现人才各尽其能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科技研发攻关人才是基础。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不仅要实现物尽其用,而且要实现人尽其才。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更加突显了人才资源的重要性,党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原则,及时高效配置干部资源、科学合理运用专业人才,为稳步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干部基础和智力资源。实现人才的各尽其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治理型人才治理能力的充分展现,二是技术型人才专业技能的科学运用。一方面,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党的疫情防控方针决策、制度安排需要一支合格的干部队伍来有力执行。为此,要进一步培养和锻造合格的国家治理人才,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培养和运用高水平的专业性、技术型人才。此次疫情防控中,疾控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创造性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进行疫情防控,展现了科学治理、智慧治理、高效治理的特点。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杨彬彬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ozM9XABiuFnsJQVqQm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