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
许昌杜半仙为啥不收徒弟?‖老家许昌
文‖魏东周
“这座桥是魏武帝曹操所建,九墩八孔大石桥,长十丈,宽2丈多,高出河底一丈五尺,桥面两侧是石柱砌筑的栏杆,两端雕刻雄雌石蛙张口伸舌惟妙惟肖,像在捕食。”
“曹操亲书‘金肚石蛙桥’五个大字镌于桥头,铁笔匠又在雄雌石蛙前各刻谶语两句,雄蛙前是‘黄金珍宝蛙内藏,仨活人头取宝囊’,雌蛙前是‘劝君莫贪不义金,小人狂妄自伤身’。”
“桥修好后,来往过客都不留意谶语。一过二去,这天有一财迷发现,待至夜深人静,他悄悄来到桥上,在雄蛙前跪下,磕了三个响头,石蛙忽然跳跃而起,翻身躺在石桥上,肚里露出黄澄澄的金子,财迷急忙从蛙肚里取出金元宝……”
“财迷极为贪婪,他想,这个蛙肚里有金,那个蛙肚里也会有宝,此时不取还待何时?于是他来到雌蛙面前,照例行事。”
“可是这次却不见效,财迷就想用锤钻凿开雌蛙肚子,谁知他刚一动手……”
欲知后事如何,俺先卖个关子——
话说许昌襄城县柏冢杜半仙出名后,想拜他为师学习风水的人不少,但都被杜半仙婉言谢绝了。
襄城东南百灵岗包公庙里有个老道姓乔。包公是青官,香火旺,所以乔老道在包公庙几十年没有动过。
乔老道收有一道徒姓刘,名铁蛋,从小父母双亡是个孤儿,他精明灵敏心底忠厚,听说杜半仙能破解迷阵捉鬼,年方十六七的他就有些好奇,想投师杜半仙,却被杜拒绝了。
刘铁蛋求老道帮助,师徒俩一番密谋后,决定到曹操练兵台杨修庙,请杜半仙去那里看风水,想见识一下杜半仙的学识本事。
老道亲自出马来请杜半仙,事不凑巧,杜半仙出门给人看宅基去了。没有见面,乔老道给杜半仙家人留下话语:“明天早上我再来请。”
乔老道晚上住在柏庄关帝庙,向关帝庙道长说明请杜半仙的来意,刚好关帝庙道长和杜半仙是老伙计。
乔老道关帝庙道长给乔老道说;“杜半仙学识渊博,精通易经,观察能力很强,特别是不爱钱财,占卜算卦从不收钱,有什么说什么,都是按易理而言,从不说谎骗人,人品道德高尚,不是一般人能比。他李庄捉鬼,拦灵救人,惩恶扬善,在周边村庄威信很高,确实是德高望重,受人尊敬。他不收徒弟,就是怕徒儿拿学到的本事骗人钱财,不走正道。”
乔老道听关帝庙道长这么一说,心中思量:“原来如此啊!”
第二天早上,乔老道买了礼品,来请杜半仙,他见到杜半仙后施礼并请杜半仙到曹操练兵台杨修庙一述,杜半仙欣然同意。
柏冢离练兵台只有五六里地,不多一会他俩就走到了。道徒刘铁蛋在台上看到师傅和杜半仙,赶紧出来迎接,见礼后进庙。杜半仙进庙上香行礼后落坐,道徒刘铁蛋没等师傅说话,就扑通一声跪到杜半仙面前。
杜半仙连忙上前扶起刘铁蛋,上下打量,看五官面相,很是正气。
没等乔老道和刘铁蛋开腔,杜半仙说:“今天来到杨爷庙,我说明白,今生我只求太平无事,不求大富大贵。李家庄看宅基失手,是我心不正的教训。”
杜半仙手拉刘铁蛋走出庙门,乔老道在后面跟着。他们来到金肚石蛙桥,站在桥上,运粮河水一浪高一浪地流过。
杜半仙长出一口气讲述了本文开头的故事:“谁知那财迷刚一动手,蛙口中‘嗖’一声飞出一支利箭,正好射中他的心窝,财迷当场殒命,金元宝不翼而飞。这件事从三国传到现在,还在一代一代传下去……”
杜半仙讲完金肚石蛙桥的故事,把脚一跺说:“人世间的教训太多了。杨爷(杨修)死于曹操之手,是聪明绝顶的他恃才傲物,人前背后逞能,才引来杀身之祸。老财迷之死,是贪婪之心要了他命,我杜半仙不收徒,就是怕给徒弟造罪,人心难测啊……”
乔老道听了说:“我包公庙每天都有告阴状的。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真佩服你的为人。”
刘铁蛋心里明白了杜半仙不收徒弟的原因,就跪地发誓,杜半仙执意不收,乔老道把刘铁蛋扶起。三人回到杨修庙,乔老道领教看宅基的事,杜半仙都一一详细作答,并画了乾宅坤门风水图给了乔老道。
杜半仙再三教导刘铁蛋,易经好学难懂,须结合实用慢慢理解,切记不义之财不可取!要以善良为本,乐于助人,千万不能行骗。刘铁蛋谨记杜半仙的教导,后来成了襄城一带很有名望的阴阳风水师——刘铁嘴!
东周2019.12.8日写于许昌
【作者简介】魏东周,72岁,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在空军某部宣传科做通讯报道工作,多次在《空军报》《战斗报》《工程报》上发表宣传报道。退伍后,曾任基层党支部书记,闲暇偶发杂文诗歌。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