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在洛阳,“汤鲜也不怕深在巷…”,只要做的好,味道正,藏在深山小巷一样会食客爆满。
一个多小时的骑行漫游,总算找到了藏在洛阳龙门村“广化寺”门前这家:三旦羊肉汤馆。
抽拉棚乃能人的智慧,充分满足了夜晚“烧烤摊儿”的需求,“三旦”老板也巧妙利用,棚子遮去了太阳的炙烤,工业大风扇的凉风,“巧夺天工”的让吃嘴精们不虚此行凉爽的享受美汤。
“最低消费十元”也就是洛阳人说的:一碗儿十块钱儿啦……霸气哩很啊,我这个一向节俭的人也只有顺理成章的“拔钱”啦,跑了20公里岂能为了节约?再回去?
厨房两口大锅好吓人,看直径,看高度……服啦,这可是以往“职工食堂使用的”大锅呀,这年头,除了“娶媳妇”过红事儿,哪里还能见到这么大的…锅?
里面都在忙,外面找个座位也难…算了吧:咱莫要麻烦人家啦,品汤吧…我拒绝了伙计叫老板的采访。汤微白,清香肉入口即化……略有膻味但很轻,看来师傅拿捏的很到位…
清朝诗人杨静亭在《都门杂咏》中说“煨羊肥嫩数京中,酱用清汤色煮红,日午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惟羊羹”的诗句赞美羊肉。
古代诗人尚且青睐羊肉,我等“吃货”岂能放过这美味鲜香?
同桌堂客告诉我:这家店原来在龙门镇,后迁移至焦枝铁路“龙门火车站”,再后来……就是搬迁到龙门村啦。令人不解的是:越搬距离马路越远…何为?伙计一句话解开疑团:这里有停车场呀…
看看这市里来的汽车,看看和我一样“傻”的骑行者,为了一口汤,跑了二十公里,“值顾吗…”哎…洛阳爷们,就这样,喜欢喝的汤,哪怕你深藏山沟…深巷,都能不惜代价的光临品尝…就像我这样……
最后多啰嗦一句:赚钱了,整整环境吧,毕竟名气这么大,应该在洛阳有所担当,为旅游城市添光添彩…老板…恁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