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啤酒厂早市”为啥要关闭?

2019-12-11     洛阳车人


最近几天,“洛阳啤酒厂早市”的小摊贩们议论纷纷,一个不好的消息在市场上传播:“市里要关闭这个市场啦…”。一时,紧张的气氛在这个老啤酒厂大院弥漫。

洛阳啤酒厂,一个牵动洛阳爷们儿情感的老企业,11度的“微晕”迷惑着多少老洛阳的情愫。市场激烈、残酷的竞争,这个老厂败下阵来。



不知何日,这里成了小贩们养家糊口的“营地”,下岗职工、失地农民、残疾人以及“低保”家庭开始在这里与命运“抗争”。

12月10日早晨,我们来到这个当年弥漫“大麦”香味的大院,对部分小贩进行了采访。



李玉润:来自洛阳南边的汝阳县柏树乡,几年前,丈夫郭社娃患上了胃癌,丧失了劳动能力,两个儿子及一个大病号的重担全部压在这个坚强的女人身上。没有其它技能的乡下女人也只能批发点极其一般的服装,来这里赶个早市,勉强度日。



家住健康东路的张菊花,今年74岁,本该含饴弄孙的她却背负着家庭沉重的负担,两个女儿各有不幸,造成年过古稀的她,还要出来赚钱帮扶女儿,早市的收入也仅仅够一家人简单的饮食温饱。



58岁的翟小青,天生耳疾,年轻时曾在洛阳纱厂打工,丈夫的病逝,让她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失去工作后她也仅仅是失业,算不上下岗。长子28岁刚开始打工,次子18岁上高三,母子三人相依为命苦度着酸楚的日月…采访中,这几位凄苦的妇女眼含热泪,尽管我们多次安慰,但都无济于事,养儿娶妻,抚养外孙女等的重担压的她们哭诉无门…



采访中,不管是来自北郊的史小五,还是魏明智都在用传统的方法种植着我们需求的蔬菜,再来这个市场销售着丰产不丰收的“成果”,八毛钱一斤的白菜,七毛钱一斤的大葱丰富着市民的菜篮子,低于超市的价格吸引着那些“精打细算”的市民们。




几天前“关闭市场”的消息,让这些天不亮就要起床赶路的小贩们“心慌、烦躁、不安”,他、她们不解:为啥要关闭这个他们依赖、生存的“大院式”的早市呢?上午九点就可“闭市”的自由市场究竟碍住谁的麻烦啦?采访中她们向我们哭诉:关闭后,我们去哪里销售,怎么生活?



管理市场的丁二师傅说:但凡有一点“挊捏”(土语:一丁点本事的意思)的人也不会干这样的“工作”,鸡鸣即起的不规律生活,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啤酒厂早市”,一个利用倒闭企业大院兴起的市场,正面临关闭的危机。面对周边居民的青睐,面对“饥寒交迫”与命运抗争的小贩,关闭与帮扶考验着我们管理者的情商,更换区域或提升档次也考验着我们的情愫。“一刀切”的冷酷,可能要伤害“啤酒厂早市”这百户小贩的心,何况,附近的老百姓还喜欢这里的便利,这里低价格的蔬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3pC-24BMH2_cNUgQFu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