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灵的头条问答集2:未看此花,此话与汝同归于寂……人本之宇宙

2019-09-22     赋灵

头条问答选编2:

  1. 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2. 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大彻大悟?

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你如何看待这句话?

当万物以人为本,则宇宙是有人的宇宙,万物是有人观测的万物。只是传统哲学总是把这个完整的过程撕裂来看,降低了人的存在意义,硬生生的分裂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万物必先唯物存在,而后方能被感知;人必先唯心而能感知,方知万物之存在。如果有一天人消失了,宇宙是否存在,并不会知晓;但人所感知到的那部分宇宙,所描绘出来的宇宙模样,却注定要随着人的灭绝而一并消失了。

宇宙具体有多少个维度,不可尽知。就像二维生物不能感知到三维;人目前能感知或观测到的,主要有: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场力维度、速度维度、意识维度等。在这些维度以外,还存在多少个维度,人们尚未可知。既然不能感知到,也不能受到这些维度的影响,存在与不存在已经近乎于无差别。我们不能妄加揣测其究竟是如何模样时,不正是在说“此花与汝同归于寂”?只有当我们能观察的时候,此花才会有具体的模样,或姹紫嫣红,乃人眼中的姹紫嫣红。若观察此花的为一个昆虫而非人,则此花的颜色又会有所变化。

这种从人而发的认知论,恰恰是尊重了人是作为一个观测执行者的身份。毕竟不是我们主观臆测这个花是什么颜色,就能把这个花的颜色,变得和其他人所看到的不一样的。客观是尊重的我们所看到的客观,而不是我们主观构思的客观。人与万物共同够成了这个宇宙,意识维度本身也是宇宙的一部分。

心即理,意在“所有的理必然会经历心的加工”这样一个工序,需要我们通过用心来追求,来展现,来使世人共鸣。万物本有其形,但如果没经过心的加工,是不会呈现什么理的。其渊源在于阳明少年时的“格物(竹)”经历,单纯看待竹子的形貌,你能体会到什么道理呢?直观地说,所有的人,最多不过就是知道竹子是一节一节的,是绿色的。但竹子所体现的“节节高升”,坚韧不拔,以及可以用来做竹筏等,都是人所赋予的。万物虽然客观存在,但人的认知,没有一点是从造物主给你提前准备好的某本书中直接获取的,都是经过心的加工而成的。

宇宙一直在成长,人的认知也一直在成长。在目前科学为王的时代,人们容易妄自菲薄,降低了自身存在对这个宇宙所具有的价值。当人不存在时,宇宙或许就少了真正想去理解她的人,从此孤单了吧?宇宙和人类有着相同的未知命运,至少人所描绘的这个宇宙如此。

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大彻大悟?

个人要大彻大悟,需要这几点:1、充足的共鸣性经历,能够让自己充分理解已有体系的智慧。比如:儒释道法墨,希腊三杰,七大宗教等;2、必要的开创性经历,找出现有智慧的认知缺陷。比如儒释道的时代局限性,王阳明曾经三修,最终开创了心学;3、向前追溯整个人类的认知变化历史,将每个门派体系放回他们适合的位置上,行走到当下时代的认知极限处,试着应对现代的混乱特性,找出能“融合过去,梳理当下混乱,包容未来人类数百年”的新认知体系。如此方能真正地大彻大悟。

充足的共鸣性经历

经历人世间的七情六欲,生死别离。如此方能对所有宗门流派里的理念体系,有较为深刻全面的理解。很多人的经历都是有限的,所能感知到的智慧也是有限的。而认知的本原需要经历,来形成对已有智慧的共鸣。

要大彻大悟,就不能止步于去理解那些先贤。很多人都是共鸣到了先贤的部分认知,就开始推广,如此很难明白其理念中的缺陷。要去拥有充足的共鸣性经历,是需要人生精力和时间作为代价的。可以说,三十岁以前不可能大彻大悟;可三十岁以后,又缺乏魄力去经历,大众往往就是如此错过了大彻大悟的可能。历史上大彻大悟的人,多是在25-40岁之间的。

必要的开创性经历

孔子曾周游列国,老子阅尽古书,释迦牟尼曾苦修数载,阳明龙场悟道时,打造了个棺材躺在里面。每个人都在顿悟的路上,走过一段不寻常的路。而这段路,其实是为了追求大彻大悟所必须的一个环境。让自己身处那种氛围中,才能更好的出世,在出世的视角下,重新看待个人、人类和宇宙的位置与关系。

梳理整个人类认知历史,将每个门派还原

之所以不开悟,是因为人类认知在传播过程中,早已混乱不堪。想一想在任何一个神化故事中的开创者们,都是要劈开混沌,方能开天辟地的。不论是盘古,还是圣经中的造物主。要梳理这场混乱,就要从人类的认知起源开始做起,将每个顿悟体系还原到当时的背景下,还原到最适合的人生阶段(年龄段、人生境界等),找出彼此体系间的矛盾,化解然后重新理解整个完整的自我。

融合过去,梳理当下混乱,包容未来数百年

重新理解了完整的自我,就要结合当下的混乱,站在这个时代的认知极限处,寻找到这个时代所有人之所以如此的原因。自然也就大彻大悟了。而大彻大悟之后,便是需要去传道,让世界的运转一步步靠近。

所谓的大彻大悟,要兼顾的方面有:人在成长中的变化规律,认知的变化规律,人类之所以如此混乱的本质,人性的尊重与梳理和升华。大彻大悟是一场对自我内在挖掘的修行,自己挖得越深,就越能共鸣到所有人的需求、渴望、本能选择中的无可奈何,也越能帮助世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vOUWm0BJleJMoPMv5g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