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掌掴乘务员,儿子全程目睹:家长占便宜时,孩子损失的是什么

2019-08-30     家学宝

关注“家学宝”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

家学宝主笔团 | 非衣


1

前几天,一个女子下高铁时,左右开弓,掌掴乘务员的视频在网上疯传。

(图片来自网络)

一位网友看到视频后,对该女子的行为表示不解,他这样留言:

“乘务员看起来是在帮乘客送行李,为何得不到感谢,还遭遇粗暴对待?”

原来,该女子带着儿子乘坐高铁,只买了自己的一张票,而儿子已明显过了免票范围。乘务员发现后,要求她补票,才不情愿地补票,便对乘务员产生了记恨。

临下车时,她把行李箱放在过道里。乘务员巡查发现该行李箱无人看管,在询问其他旅客无果后,按规定,把行李箱放到车厢连接处的大型行李物品架上。

车辆到站,该女子没有发现行李箱,乘务员问清情况后,主动把行李箱拿给她。而该女子认为这是乘务员对她的故意刁难,于是就对乘务员掌掴和辱骂。

一次逃票,竟演变成这样的后果,而最不该的是,这一切,她的儿子全程目睹。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在成年后,都会在无意识地重复着父母的行为。

非常担心这个孩子,如果他以后也学会了占便宜,将是令人心疼的事。

2

表面上占了便宜,实际上却失去了更多

一次聚会上,同学告诉我:

他有一个女同事,工作上拈轻怕重,非常自我,从来不做本分之外的工作,就连办公室的公共卫生,也从来不占手指。

有时自己本分的工作,也会找这样那样的借口,请别人帮忙。好心人提醒她,这样下去可不好。她竟说:

“这样挺好的,我很享受这样的状态。”

大家也不好说什么,后来,部门改组,她无悬念地被解雇了。

如果她早料到有这样的结果,是绝不会这样肆无忌惮地贪图小便宜的。

这些事,她有职责做,但就是不愿意做,还不是爱占小便宜的心理在作祟。

这些事,他是应该做的。做了,是自己的本分;不做,就是最大的过分。

贪图小便宜的人,不是输在能力,而是输在格局。

他们常常只想到自己,因小失大,结果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不仅如此,贪图小便宜,还会引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图片来自网络)

知乎网的一位网友分享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他的侄女长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爱占小便宜,见到自己喜欢的,别人不给,不是抢,就是偷。后来她竟然在超市偷玩具,被营业员逮个正着。人家看她小,没有报警。最后家人交了钱,赔了礼,才了却此事。

有一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次次地占便宜,可能会引诱她走上犯罪的道路。

如此看来,那些贪图小便宜的人,实际上失去了更多。

3

越不想占便宜的人,实际上占了更大的“便宜”

生活就是这样,有些人机关算尽,处处想占便宜,但最终吃了大亏。而那些不想占便宜、一心吃亏的人,往往会赢来意外的收获。

据俞敏洪回忆,在大学四年期间,他每天坚持打扫宿舍卫生,为同学打开水。

当开水没了的时候,舍友们都会问:

“俞敏洪呢?”

十年之后,当他创办新东方需要寻求合作者时,曾经的舍友,毫不犹豫地从美国回来帮忙。

他们说:

“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

河北女孩王心仪也不喜欢占别人便宜,把苦难当作奋斗的动力,考上了北大,很多人愿意资助她,都被她一一婉拒,感动了无数网友。

吉林农村妇女李凌芝,25岁时公婆、丈夫接连亡故,留下亡夫的爷爷和5岁的孩子,还有20万的债务。别人看她困难,都说不用还了,可她不想占便宜,用了十多年,一笔笔还了,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他们都是不想占便宜的人,实际上生活赐予他们更大的便宜。

以前吃的亏,日后都会得到数倍的回报。有财富、尊重、友情……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在修行的路上,得与失一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心境。

心境达到了,失就是得;反之,得也是失。

4

理智的家长一定不会让孩子占小便宜

贪图小便宜的人,终究会失去更多。知乎网上,一位网友大胆地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一个单位找他写稿,稿酬1000元,对于他这样没有名气的人来说,已经很多了。可他贪图便宜,居然跟人家要了1200元,从那以后,人家再也没找过他。

他非常后悔当初的做法,多要了200元,失去了更多的1000元。

生活中,占便宜的人,每占一次,就是给自己挖一个坑。随着坑越来越多,越挖越深,自己就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占便宜真的不是什么好事,可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发现“占便宜”的美妙,甚至会做些小偷小摸之类的事情。此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不让孩子贪图小便宜,首先家长就不要贪。

董卿说过: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做什么样的人。”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师。他们一旦发现家长占了别人的便宜,就会不知觉地去模仿。就像做游戏一样,乐此不疲。

因此,家长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不贪图小便宜。

其次,要明确孩子的物权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孩在两岁左右,就会进入物权敏感期。

这时候的孩子,觉得什么东西都是自己的,什么东西都想占有。此时,家长要及时地告诉他们,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就可以任由自己支配;哪些东西是别人的,如果要拿,必须征得别人的同意。

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孩子也许太渴了,在超市里拿了一瓶酸奶,一会儿喝光了。便将空袋子放在超市架子上。妈妈见了,不仅告诉他没付过钱的东西不能使用,还领着孩子,带上空袋子,到收银台前,付了钱。

最后,要适当地满足孩子。

有的时候,孩子喜欢占便宜,是因为在某些方面得不到满足。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基本的、合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转移成不合理的需求。

所以,当孩子的需求合理时,家长要予以积极的回应,满足的他们的需求,他们也不会再想着占别人的便宜。

在《拜托了冰箱》节目中,黄磊的孩子非常想吃冰淇凌,为了满足孩子无比期待的心理,但又怕孩子吃多,黄磊一次就给孩子吃一小格大小的冰淇淋。

假如孩子的需求不合理,家长也不能粗暴对待,必须和孩子讲明原因。只有从心里上解决问题,孩子才不会做出错误的事情。

(图片来自网络)

萨提亚心理学有一句名言:“孩子没有错,如果错了,一定是父母的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孩子健全的人格,美好的未来,家长不仅自己不要占便宜,还要时刻地关注孩子,不让他们跟着别人学占便宜。

孩子是无辜的,一旦养成爱占便宜的恶习,那必定是令人无比揪心的事情。

因为爱占便宜,往往才是最容易吃大亏的。


家学宝编辑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原创图文、音频、视频和测评内容,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家学宝——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gaw6GwBJleJMoPMvIY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