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金融统计数据出炉,M2同比增长10.1%

2021-03-15   幸福里APP

原标题:2月金融统计数据出炉,M2同比增长10.1%

人民银行3月10日发布2021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此外,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4529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2亿元。说简单点:上个月贷款,M2,社融规模,全部都在增加。M2可以理解为货币供给,社融可以理解为货币需求。而社融的定义是: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资金的活动。所以我们可以得知: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货币投放挺“火热”的,M2增速突破了两位数,无论跟一月份环比,还是跟去年同比,流动性都不算差。按理说,货币流动性增加,楼市必然是要有反应的。因为企业主们只要拿到钱就会千方百计的“保值增值”,房子成为了不少人的固有手段。但奇怪的是,货币高增的同时,楼市却在“收水”。

幸福策评:各方调控频增,主动剥离房地产的金融属性

最近,银保监会高层直接点名,称房地产依然是经济最大“灰犀牛”,矛头直指炒房客;在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下降,防止投机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基础上,中央银行今年再次实施了“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并为每家银行规定了每家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余额比例”和“个人房贷余额比例”。另外,今年以来,房地产企业也开始实施“三红线”。对于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和现金短债比不符合标准的开发商,将被限制融资规模。因此,尽管实体经济中仍然有很多“水”,但流向楼市的“水”却被严格把控。

与欧美市场的货币泛滥相比,我们仍有很大的余地。 自去年四月以来,LPR的报价从未下调过。 当别人把能牌出完的时候,我们只要能把楼市给摁住,让货币精准滴灌进实体经济,局面就对我们越有利。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 有一句老话是“饱带干粮晴带伞”,经济越强,就越应该主动剥离房地产的金融属性。 央行的目标很明确:摆脱土地财政的惯性思维,减少金融体系对房地产贷款的依赖,这会是我们不能错过的关键“赶超”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