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摄影:zhangguanglei
作者:刘文秩
一、 孙中山提出从这里走向世界
早在1 9 1 9 年,伟大的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提出建筑“北方大港”的宏伟计划:“拟建筑不封冻之深水大港于直隶湾中”、“将欲于有限时期,发达此港,使与纽约等大”。孙中山先生的远见卓识在于要振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经济,联合世界各国共同开发中国丰富的资源,非发展海运不可,中国要走向世界。孙中山先生设想:“兹所计划之港,在大沽口、秦皇岛间海岸岬角上。”这就是乐亭县王滩??今天京唐所在地.此处东径1 1 9.0 1,北纬3 9 .1 3 。西距天津港7 0 海里,东距秦皇岛港6 4 海里,距上海港6 6 9 海里,香港1 3 6 0 海里,韩国仁川4 0 0 海里,日本长崎6 8 0 海里。该地域位居北方沿海各港中央,地理位置优越,是未来的海运货物中枢,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它有宜建港海岸长达6 公里,顺直稳定,水深岸陡,不淤不冻。距岸1 .5公里处深5米,推进5 公里自然水深就达1 0 米,具备建 设2. 0 ??3. 0 万吨级泊位的条件,就是最冷的1 月份,仍可照样通航。最大的优势是:在此建港具有广阔的腹地,可覆盖河北、北京、山西、宁夏、内蒙和陕西等地,直接腹地唐山是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和著名的“冀东粮仓”,有大量的煤、钢铁、水泥、原盐、陶瓷和农副产品等充足的外运货源销往国内和世界各地;华北及其以外地区所需世界物资也可从此口岸进入。在此建成大港,不仅对唐山、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还将成为东亚大陆交通连接太平洋的桥头堡,打开又一条“世界贸易之通路”。
此后七十多年里,虽经各个时期几次谋划,却因种种原因而搁浅。一代伟人建 设北方大港的夙愿,一直没有实现。海滩荒芜,波涛依旧,港湾仍在那里沉睡着
二、改革开放,筑港起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过几年实践,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此同时,城市改革也拉开了序幕,天时地利,一个难逢的建港机遇终于到来。1 9 8 4 年,沉睡的港湾被改革的春风唤醒,王滩大港历经曲折,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终于开始起步了。海港建设的宏伟兰图一经向社会展示,全唐山人民,特别是港址所在地的乐亭人民无不为之振奋,为之鼓午。
1 9 8 9 年8 月1 0 日,北方大港正式动工兴建,港 口建设的战鼓擂响,昔日寂寥冷清的荒滩开始沸腾起来。参与创业的建设者们云集在渤海荒滩,搭建 起一排排简易房,一座座蓬帐。他们睡着地铺,点着蜡烛,啃着馒头,吃着咸菜,喝着白开水,冒着冰霜雨雪,顶着烈日寒风,忍着蚊虫叮咬,在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中,用勤劳的双手在大海 与陆地的结合点上勘测、设计、施工。铁路、公路、码头、通讯、市区建设 同时起动,整个港区车流如梭,人流如织。大海的喧啸、机器轰鸣伴随着劳动歌声,汇成了交响乐曲。
大地震后的唐山,百废待兴,资金困难,但港口建设的决策者们不仅在决策建港的问题上显示出雄伟的气魄,而且在资金筹措问题上也表现了灵活的头脑,促成了由北京、唐山两市联合建设北方大港。他们还从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出发,以唐山走向世界、走向末来为目标谋划建 港 ,决心将港 口建成现代化的工业基地。总体规划的目标是:建 立地域生产综合体,发展成为以钢铁、电力、港口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围绕钢铁、电力,相应发展矿山采掘、建 材、石化和机械工业;利用港 口和开放地区的条件,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腹地范围的资 源,为重工业和港 口城市服务,发展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成为一个在结构上比较完善,在规模上相互协调,建设时序相互配合的地域综合体和现代化的港 口城市。
(此处省略)
伟大的孙中山先生建 立北方大港 的夙愿,历经7 0 多年沧桑,终于在我们这一代实现。京唐港,雄居在乐亭县南部渤海岸边。1 9 9 1 年8 月2 8 日试航成功,1 9 9 2 年7 月2 8 日实现了国际通航。从此,京唐港像嵌镶在渤海湾一颗璀灿的明珠,光耀世界。
三、 加快建设,创造辉煌
勤劳智慧的建设者们按照 唐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港 建区、以区促港 、基础先行、项目起步、内引外联、滚动发展”的建设发展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 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立足长远,狠抓当前,先后建 成了2 6 公里长的主次干道;完成了总长6 8 公里的给 水管道;建 成了日供水量4 .2万吨的水厂;建 成了1 10 千伏安的变电站一座;建 成了全部区内统一供热面积3 0 万平方米;完成了光纤网络建 设;建 成了居民小区4 个 ;并相继完成了幼儿园、小学、中学、邮电、医院、银行、商贸设施,实现了“六通”。现开发区总体绿化面积达 60 .1 7 万平方米;累计栽植乔灌木4 1 .9 9 万株;色块、草皮、花卉2 4 .7 6 万平方米,形成了 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美丽景观,创建 出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文明诚信的人文环境和健康稳定的法制环境。
回首望,十几个冬春,海港建 设从艰难中起步,经济发展在改革中升华。创业者们满 怀豪情在蓝图上增光润色,用奋斗铸 辉煌,一步一个新台阶。仅近十年,就累计投入资 金5 5 亿元,其中引进外资 和国内外地资金4 8 亿元,占总投资 的8 7%。 在建 设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向市 场争取生产要素和资 源配置,多渠道、多元化筹资 、建 立利益共同体的建 港之路。与北京跨省市建港,企 业独资建 业主码头;吸引民间资 本。在灵活运作方式之下,累计完成建港投资2 4 亿 元,创下了跨行业、跨地域、跨所有制联合建 港 等多项“全国第一”。现港口己建成了一号、二号两大港池,形成散杂、件杂、集装箱、煤炭专用、水泥专用、液化石油气专用等各种功能的1 .5 ??5 .0 万吨级泊位1 6 个,设计吞吐能力1 2 0 0 万吨,实际综合吞吐己突破 1 8 0 0 万吨 。航线通达国内9 0 多个港口,与3 4 个国家和地区的港 口建 立了业务联系,跨入了全国港口2 0 强行列。
四、 做大做强 扬帆远航
京唐港 地处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 设,己初具规模。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加入wto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海港建设在统 筹考虑国家确定沿海经济发展远景和加快环京津、环渤海湾地区开发的大决策下,提出大规模、大产业的指导思想,对原港区规化进行了调整 ,开发区面积达44平方公里,港 区范围由4.5平方公里扩大到20平方公里,形成了码头、仓储、加工三位一体紧密衔接的新型建设格局,同时加强基础建 设,以适应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需要。为发挥沿海经济的整体优势 ,以京唐港 为龙头、以海港开发区、曹妃甸临港 工业区、南堡开发区为支撑点、将沿海公路联接成“三点一线”,搭造三个经济平台,促进沿海生产要素的全部配置,建 立依港而兴,以大港 、大钢、大电为支撑,集工贸、仓储、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海滨城市。
根据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港航发展的新趋势,港口竞争力的制高点主要表现在深水港。因此,为提高京唐港的市埸竞争能力,把海港建设做大做强,根据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港航发展的新趋势,港口竞争力的制高点主要表现在深水港。因此,加快曹妃甸矿石进口码头,不仅有利于我省沿海港口群的结构调整 ,而且有利于华北钢铁、石化工业向冀东沿海地区转移布局,对于提高河北省在华北地区及全国经济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实现河北省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集中发挥资金优势,加快了曹妃甸港 区的建 设步伐。随着王滩港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和曹妃甸港 区的开工建设, 2 0 0 7 年京唐港的吞吐能力将达到5 0 0 0万吨、2 0 1 0年达到8 0 0 0万吨,逐步建 成多功能、有特色的现代化大型国际贸易口岸。
目前,港口累计引进项目3 4 5 个,计划 投资2 8 5 亿元,先后己有 8 6 个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 1 亿元,其中己竣工项目94 个,在建 项目9 2 个。目前,由北京大唐电业集团建设的大唐王滩电厂总投资1 8 0 亿元,一期工程投资8 6 亿元,2 00 6 年并网发电。二期工程完成后,将成为亚州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由唐山恒通精密薄板有限公司投资 4 5 亿元建设的年产3 00万吨冷压薄板和镀锌板项目一期工程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投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 7 4 亿元,利税3 4 亿元,将成为我国最大的冷压薄板企业。由原北京炼 焦化学厂投资3 1 .9 8 亿元、整体搬迁建设的3 00万吨焦化厂项目建 成后,年销售额可达2 5 亿元以上。
一座海滨城市拔地而起,一排排高楼如一座座丰碑。站在岸上眺望,码头昂首向大海延伸着,像一条条蓄势腾飞的巨龙,在它的脊背上高高耸起的塔吊吊着集装箱在半空中迂回忙碌。机器声轰鸣着,像创业者浑厚的劳动号子,春潮涌动,浪花飞溅,击打着海港与时俱进的节拍,一艘艘 满载的货轮汽笛长鸣,响彻海天,沿着红色航线驶向世界各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f5IQW8BMH2_cNUgmV_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