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乐亭|第6期|“高山仰止”李大钊与饶宾森

2020-01-19     乐亭故乡人

作者:刘汝涛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会刊第6期

编者按:文章内容仅作文化交流用,不代表本自媒体观点

题图:1958年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开馆老照片(习洪业提供)

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的故居。上个世纪50年代末,在李大钊先烈的诞生地大黑坨村建成了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后来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建成后,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前来瞻仰、参观,激励着新一代在革命理想上勇往直前,慕名来这里瞻仰的海内外各界人士也络绎不绝。近半个世纪中,在数以万计的瞻仰者中,有一位美国客人。

1987年夏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幼师退休教师玛丽亚·饶宾森女士,冒着酷暑,风尘仆仆地乘车来到大黑坨村。她是随美国旅游团来到北戴河游览的。她顾不得在旅游胜地饱览滨海风景,就迫不急待地从北戴河赶到大黑坨李大钊故居来了。

玛丽亚女士在接待室休息片刻,便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当步入陈列室时,76岁的玛丽亚女士一眼便看到了李大钊在日本留学时的师生合影。顿时,老人热泪盈眶,激动不已。如果不是工作人员及时搀扶,有可能摔倒在地。原来,玛丽亚女士家中也珍藏着一张同样的合影。照片中有她的父亲饶宾森和李大钊。

1913年上半年,23岁的李大钊从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当时,军阀与外国侵略者互相勾结,狼狈为奸,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李大钊深切地关怀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迫切地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探求各种新学问,决心东渡日本求学,准备学业有成后回国大干一番与国与民有益的事业。

在日本,李大钊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业期间,他刻苦用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还广泛地阅读了日文和其它外国文的书籍,其中有(略)通俗解说等。这些革命书籍,使李大钊在政治上更快地成熟起来。1915年,美国饶宾森先生曾在早稻田大学执教英文。当时,李大钊用英文写了一篇介绍故乡的文章,交给了他的英文教师饶宾森。

饶宾森被李大钊远大的报负、超人的才华感动了,他称赞李大钊,并将文章视为珍品,妥善的保存下来,一直到他去世前,才交给了女儿玛丽亚,还对子女留下遗嘱:你们有机会到中国,一定到李大钊故里看看。

时光似流水,年复一年。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玛丽亚女士奉父遗嘱,远渡重洋,不远万里,踏上了李大钊故居的土地。玛丽亚女士的到来,不仅实现了父亲和自己的夙愿,而且使中国人民对这张合影有了更进一步了解。当天,玛丽亚女士与李大钊故居依依告别。临行,她在故居门前再三驻足凝视,并留影纪念。她还深情地对纪念馆工作人员说,李大钊真的是东方伟人,有机会让我的弟弟也来这里参观。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Eq1u28BbDmBVZuPHq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