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乐亭|第1期|冀东明珠乐亭县——乐亭县历史碑柱文字

2019-12-26     乐亭故乡人


作者:徐兴信 赵连城

建 县 沿 革

乐亭地处滦河冲积平原,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烟繁衍。商周属孤竹国,秦为辽西郡。汉制地百里为县,不足百里为亭,邑内设“乐亭”,为乐亭得名之始。唐、宋曾以乐安亭、乐安镇称之。金天会初年(公元1123年)始置县,(注)“乐亭县”名沿用至今

县 城 变 迁

乐亭县城始在救阵(旧镇),后迁长河东侧,城围不足千丈。城墙因战乱、洪患于民国年间被毁。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恢复重建窄街陋房。二十世纪末,以新城区为主体的现代化滨海城市迅速崛起,2002年兴建的青春广场即为新城中心 

故 土 沧 桑

昔时,邑内地荒人稀。明洪武、永乐年间从山西、江南一带迁来大批移民。历代县民披荆斩棘,辟荒野海滩为良田沃壤,终造“燕东天府”之富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步入全国产粮先进县行列,九十年代再建“中国鲜桃之乡”、“河北蔬菜之乡

辉 煌 商 史  

邑人以善经商而闻名。清末民初,邑人所办商号遍布东北各地,外出从商习商者数万,号称“老呔帮”。汀流河刘家“益发合”、“泰发合”诸商号名冠东北三省。何新庄武百祥创办“同记”、“大罗新”,经营管理革新,于哈尔滨独领风骚  

乡 音 奇 葩  

乐亭文化底蕴深厚,有“文化县”之称。这块沃土诞生乐亭大鼓、乐亭皮影,孕育了评戏,地秧歌久盛不衰。乐亭大鼓、乐亭皮影乡音浓郁,曲韵优美,极具地方特色,列北方主要曲、剧种。“滦州皮影”、“唐山皮影”皆源在乐亭皮影

崇 教 尚 礼

乐亭人自古有“雅重读书”之风,并以明礼诚信、人才辈出声名远播。昔时,百姓衣食稍足,必令子弟读书受教,私塾、村学星罗其布;如今,教育兴国、人才兴县深入人心,重教尊师,中小学教育和成人教育质量居国家、省先进行列          

伟 人 故 里

乐亭县地灵人杰。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诞生于乐亭县大黑坨村。他“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义,其精神光耀神州

天 然 港 址

地处渤海湾的乐亭海边岸陡水深,极宜建港。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在此建筑北方大港,宣告“顾吾人之理想,将欲于有限时期中发达此港,使之与纽约等大”。今所建国家一类口岸京唐港,即位于孙中山所确定之王滩港址

海 岛 揽 胜

北戴河-黄金海岸旅游线上的乐亭滨海景区,复式双岸线海陆奇观,大小沙岛数十。游菩提(石臼坨),回归自然,听大海潮音;登月坨,临仙境,知嫦娥思凡;踏金沙,观鸟翔鱼跃,心系海阔天空;浴金银浅水,击碧海浪涛,洗人生铅华

滦 河 儿 女

滦河哺育乐亭人。这方水土世世代代传承着建设、繁荣乐亭的图强精神和忠贞爱国崇高思想。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史册记载着众多乐亭人的英名;祖国建设各条战线闪耀着无数乐亭人的奉献业绩。勤劳、勇敢、进取的乐亭人与时俱进  

注:乐亭建县时间,一说建于金天会初年(公元1123年),还有建于金大定末年(公元1189年)等说法。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v5IQW8BMH2_cNUgmV-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