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
宋词人考:赵彦端(8)
朝中措·乘风亭初成
[宋]赵彦端
长松擎月与天通。霜叶乱惊鸿。露炯乍疑杯滟,云生似觉衣重。〇江南胜处,青环楚嶂,红半溪枫。倦客会应归去,一亭长枕寒空。
赵彦端,《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宋史翼》亦未增补。《全宋词》小传较简略,且间有讹误,兹予订补。
彦端,号介庵居士。祖籍开封府浚仪县。寓居洪州南昌县。非“鄱阳人”。高宗绍兴十年至十三年六月,左修职郎、临安府钱塘县主簿。十二年四月,降一官,当为左迪功郎。十四年至十五年,建州观察推官。约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四月,秀州军事判官。阶官改左宣教郎。约二十六年三月至二十九年三月,知饶州馀干县。约三十年至孝宗隆兴元年五月前,福建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隆兴元年五月后,除国子监丞。乾道元年八月,已为吏部员外郎。二年五月,已权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同月或稍后,知江州。不数月,召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十二月前至三年九月,尚书省右司员外郎。三年九月,除直显谟阁、权发遣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公事。十一月,阶官已至左朝散郎。四年十一月,阶官已至左朝请郎。五年四月,犹在此任。
一六、乾道五年(1169)十月,已改权发遣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十二月,犹在此任。为尚书省左司郎中,假戸部尚书、馆伴大金贺正使。
《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八之六曰:(乾道五年十月)十七日,新权发遣福建路转运副使赵彦端言:窃见饶、信之间,地濒湖江,连有水患。欲望每岁于饶、信两州上供米内各截留数万石,若次年不曾出粜,或有出粜米尽之数,即行起发,却以当年新米代充,稍仿常平以新易陈之意。
按,此条又见《食货》五九之四五、六八之六七。
又六四之三四曰:(乾道五年)十二月十四日,诏将徽州休宁等五县减下折帛钱,自乾道五年以后,令各县止纳本色。以福建路转运副使赵彦端有请也。
宋·韩元吉《直宝文阁赵公墓志铭》曰:除直显谟阁,为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移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过阙,请久任淮南郡守,休兴筑以安边民,乞放池州被水人戸夏税,故徽州折帛钱俾输本色,皆极一路利害。上遣中贵人谕旨,留为左司郎中,假戸部尚书、馆伴大金贺正使。前是,宗室无出疆为伴使者,自德庄始。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别集类》下曰:《介庵集》十卷,左司郎官赵彦端德庄撰。
按,“左司郎官”即尚书省左司郎中、员外郎之通称。
一七、乾道五年(1169)十二月至六年(1170)六月,太常寺少卿。
宋·韩元吉《直宝文阁赵公墓志铭》曰:留为左司郎中,假戸部尚书、馆伴大金贺正使。……迁太常少卿。
宋·陆游《入蜀记》卷一曰:(乾道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沈持要检正枢招饮,邂逅赵德庄少卿彦端。
宋·楼钥《攻愧集》卷七七《跋刘资政游县学留题》曰:钥生晚,不及拜公,亲闻介庵赵公少卿彦端云:尝自以好论时事,不知讳避。时朝廷方经略中原,日为恢复之计,调兵造甲,诸郡颇扰,多指言其非是。或谮于上(按,宋孝宗)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赵颇闻之,不胜恐惧,且谓:“使汉武帝闻此,诛灭何疑!”已而寂然。久乃知刘公夜对,上从容问曰:“闻卿、监中有人笑朕所为者。”公初不知端倪,徐对曰:“圣主所为,人安敢笑?若议论不同,则恐有之。”上意顿解,亦曰:“止是议论不同耳。”赵公闻此,感不容言,又叹仓猝中出言之尽善,若止曰“无之”,未必其可深悟圣意也。
按,“刘资政”即刘章。刘章历事高宗、孝宗两朝,官至权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宋史》卷三九〇有传。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