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不快哉!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366):2023年第44期】中,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者,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井研夜宿观街景
安全东(四川)
老年行状类孤僧,偶作良游亦太能。
夜雨如丝寒不觉,凭窗漫数一城灯。
归樵:如丝夜雨中凭窗数灯,状如孤僧,情如孤僧也,孤寂中见空慧。
王聪颖:“夜雨如丝寒不觉,凭窗漫数一城灯”,此十四字得造境之妙。而老年之行状,尽在其中。非同龄人难以共鸣,而同龄人读之一过,真不忍复读也。
萧剑勇:整首得孤寂之味。二句甚自嘲,尾结照应“孤僧”不露痕迹。
秋枫(中华通韵)
褚宝增(北京)
欲与春光再一争,何妨披甲上山峰。
唯觉红色不单调,鼓舞人心共沸腾。
归樵:“鼓舞人心”用到此处,融洽而未见俗也,遣词与语境的关系值得探究。
王聪颖:用“沸腾”二字写秋枫,前无古人,后亦恐无来者。盖秋风之“红色”似火,而“人心”如水,能“共沸腾”,见火红之炽也。暗喻与通感,用得巧。
过大黑山玻璃栈道
章剑钧(辽宁)
山云连栈道,客至望皆惊。
非是悬崖险,人心怕透明。
王聪颖:结句“人心怕透明”,真是人间至理。于栈道上得此一悟,诗人倍觉惊心,而读者亦倍觉惊心也。倍上加倍,诗人要的效果,达到了。
苏俊:卒章显志,言浅意深,立意得法。
西滩见鹭群起落
程永正(福建)
旋落半滩雪,迁飞一片云。
清怀同恋水,可许我加群?
归樵:“旋落”“迁飞”喻鹭群落起之迅疾轻盈,“半滩雪”“一片云”喻鹭群之清丽迷人,画面生动美妙。“加群”亦妙思,见诗家怡兴,味长入妙。
一九七三年四月三十日
独孤食肉兽(欧洲)
——是日,许姨离随,陈叔来厂挈妻孥并奉陈母赴襄,先父等送于野。后五十年,陈叔在南昌作传自述,悼亡及此。
围厂诸村睡也浓,交谈几处稻田风。
火车开进晕日光,送别人留晨露中。
归樵:写“送于野”说“诸村睡”“稻田风”“日光晕”“晨露中”,叙事抒议,皆避开正面供述,以侧写反击的手法,避实击虚,迂回吞吐,将“送于野”写的如此令人玩味,所谓事外曲致才是诗的境界。
傍晚小学门前
张明新(山东)
一半翁婆一半童,背包牵手挤秋风。
伞如花落随流水,飘散潇潇暮雨中。
归樵:由近景到远景,极具动态画面感,“挤”“随”“飘”下得好。
深秋即景
王贞友(四川)
路榕仍未改葱茏,江岸芙蓉尽兴红。
最是芦花开似我,白头昂首笑西风。
归樵:布景设色,以翠、红衬白,突出诗旨。“昂首”“笑西风”见诗家洒脱情怀。
步月得句
王玉英(河北)
浩浩天如水,纤纤月似钩。
不知谁下就,一径钓霜秋。
王聪颖:“天如水”“月似钩”,皆寻常之譬喻也。妙在转句“不知谁下就”,得此五字,则上接起承,下连结句,真可化腐朽为神奇也。
归晚见妇人携二子摆摊者
王建强(河北)
秋夜霜生树,人稀大道边。
两儿偎凳坐,阔袄裹儿肩。
王聪颖:绘景叙事写人,二十字纯用赋笔,而读之如临其境,足见白描的功力。普通人生计之艰辛,亦无庸多置一词矣。
梦 后
吕龠(吉林)
等闲褪却少年痴,梦里逢君醒不知。
心事陈年浑似海,今番又是涨潮时。
王聪颖:成语化用,不失为作诗的捷径。关键是化得巧,化得妙,化得了无痕迹。将“心潮澎湃”作出诗意的表述,得“心事陈年浑似海,今番又是涨潮时”一句,足矣。
重阳夜
田瑞宝(四川)
窗下黄花今又开,伊人亲手那年栽。
掐她几朵月光泡,好让相思漫出来。
王聪颖:全诗唯美,而转结最见巧思。以其过巧,反稍有作意。写诗把握好巧的度,难。
雨后游安居古城
李秋菊(四川)
青石净无尘,萦街花气新。
欲同城共老,长作画中人。
苏俊:梓里情深,凭一“老”字徐徐道出。
和少云兄于太华古道上夜观昆明
陈海洋(云南)
浮生久觉路何艰,不意闲来夜入山。
大月高悬秋日晚,一城灯火暖尘寰。
苏俊:用字讲究,结着一“暖”字足慰起句之“艰”也。
山行见野菊花
郭蕙(河南)
路转夕阳山色幽,风回林壑暗香流。
丛丛野菊擎金盏,斜倚坡头正饮秋。
苏俊:虽则小巧,而形象逼肖,可作小品赏之。
登南京阅江楼感怀
蒋继辉(江苏)
一吊煤山帝业黄,阅江楼上说兴亡。
官家不是欺民甚,天下何来李闯王。
苏俊:全诗议论,却无伤诗格,以其立意之深也。
刘门山
李利忠(浙江)
万感秋风掠鬓时,梦中灯下渐难支。
刘郎一去无消息,可是人间路百歧。
苏俊:深心独抱,借刘晨仙踪喻人世艰险,便觉深意在焉。
秋 分
王十二(安徽)
一片秋声万树中,梧桐雨里桂花风。
青山也爱做头发,半染金黄半染红。
苏俊:君诗每于转结二句出巧,此袁枚故伎也。宜于立意更深处发掘之,新巧而外益以厚重深稳,是所望也。
九 日
李家荣(广东)
年年此日惯登临,载酒西楼菊未簪。
饱劫山河供望眼,漫天风雨搅离心。
昔时落帽人何在,客路思莼事可寻。
几度怀归终不得,画栏高倚暮寒深。
苏俊:此作好在通体浑成,病在新意无多。
一不小心成了陈廷佑先生长篇小说《龙脉》《桲椤山》中的女主角原型,奉命一律以记
刘如姬(福建)
笔底桲椤山又春,几番开卷觅何人。
尘中我看书中我,客里身怜幻里身。
徒自蹉跎参世味,为谁风雨守天真。
清宵坐久还无寐,独对芸窗月一轮。
苏俊:矜持自重,有书卷气。
癸卯重阳登马赛La Garde山
吴瑾(法国)
谁削金芙蓉,拔地起高峰。
俯瞰浪千叠,触破云万重。
仙气凌绝顶,微风游人迹。
折屐寻幽趣,山明邀逸客。
吾爱南法境,逢秋便停骖。
况是重阳日,呼朋相登探。
登高何限意,欣诵黄花句。
岚光笼四野,极目知何处。
秋水长天远,渔灯荻火明。
九日欣有约,忽生故园情。
萧剑勇:脉络尚清晰,换韵处略有不惬。
霜 叶
慈勤海(山东)
草木萧然天气凉,西风得势渐猖狂。
何堪堤外千重翠,竟作河中万点黄。
飘泊当知终自苦,栖迟莫问为谁忙。
漫嗟霜重皆潇瑟,如火红枫灼夕阳。
萧剑勇:取第二联流水对自然有余韵,尾结过于正能量。
本期嘉宾简介
嘉宾排名以年长为先
高海生(归樵) 山西蒲县人。中华诗词学会、山西诗词学会会员,晋社副社长,《小楼听雨》诗词平台编审,出版诗集《归樵吟》。
王聪颖 1963年6月出生,辽宁阜新人,自号雕虫斋主人。中华诗词学会乡村诗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诗词学会进修班导师。辽宁省作家协会、中国诗词研究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出版小说、诗歌、散文集等计七部,格律诗辑有《雕虫斋诗稿》。
苏俊 号石头斋,粤人。现任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评论部主任、新社导师。诗词联赋获全国性奖项一千余次。多次担任全国诗联大赛终审评委。撰有《石头斋步和龚定盫己亥杂诗》《石头斋庚子词》《宋十八家词选评》等著述多种。
萧剑勇 江右诗社社员,江西泰和人。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