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白居易),素有“东南眉目”之称的新昌,是唐诗之路的首倡地和精华地,风光秀异,一代代诗人接踵而来,留下了大量的名篇杰作。“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是谢灵运探险的足迹;“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是李白精神的向往;“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是杜甫壮游的记忆。天姥吟唱,赓续至今。2023年,《小楼听雨》诗词平台与新昌县诗词楹联协会联合组织了“续写唐诗之路”的征诗活动,并举行“2023重阳·新昌笔会”,得到全国诗友的热情响应,佳构迭出,目不暇接,特选部分作品陆续发表,以飨读者。
南山村
楼立剑(浙江)
野树苍烟袅晚炊,石阶白叟坐无为。
陌头柿落秋风里,山外客来凭鸟窥。
大佛寺
楼立剑(浙江)
天姥云霞旦夕开,石城大佛坐崔嵬。
危楼钟磬依稀是,錾凿声从晋代来。
天姥阁
楼立剑(浙江)
阁势高同天姥齐,四围秋色暮云迷。
凭栏偏有凭舟意,直挟诗潮过剡溪。
关岭铺
楼立剑(浙江)
一径初开谢屐登,仙踪醉梦岂无凭。
兵家戍垒诗家驿,月色霜痕叠几层?
天姥山
楼立剑(浙江)
太白游来梦已残,我来续梦梦偏难。
楼头一抹横如黛,山色遥看更好看。
游新昌斑竹村二题
孟祥荣(湖北)
一
刘阮未归犹有村。一条溪水百家门。
鸟鸣声里炊烟袅,不晓古风余几痕。
二
拂溪丛竹翠痕斑。开户即推天姥山。
已是成仙何必返,空留惆怅泪潸潸。
车游天姥山
孟祥荣(湖北)
昂立东南天可扪。小车旋上我为尊。
一从太白吟留别,勾断诗家多少魂。
题穿岩十九峰
孟祥荣(湖北)
双水汇流峰石并。峰连十九水低行。
各安其所遵天意,不向人间索利名。
宿南山村
孟祥荣(湖北)
南山眼底悠然见,古木不知何代栽。
亭畔同人迟明月,无边秋意一时来。
高阳台·重阳与诸诗友登新昌十九峰
曹继梅(营口)
水绕岩穿,峰回路转,周遭雾吐烟吞。绰约层峦,依稀绿帔修裙。鬓边高绾流云髻,自骄矜,靓影迷魂。更重重,渊壑崚嶒,瀑泻泉喷。
今番曳杖临高远,且朋侪呼应,骀荡云根。扺掌欣然,笑容特地天真。老来忽有少年趣,凌绝顶,摄影留存。蓦回眸,万仞青苍,一叶孤村。
天姥山抒怀
毛必成(四川)
新昌笔会巧安排,悠见南山野菊开。
放眼枫林如色染,高吟柿子貌香腮。
骚人健步登荒径,远客豪情上景台。
揽得千峰红日涌,醉眸太白梦游来。
天鸡台寄情
毛必成(四川)
南山地僻好闲休,寂寂幽居爱小楼。
柿树四围当户暝,烟岚一带隔帘浮。
举杯老窖邀诗兴,抚景天鸡豁醉眸。
今日骚坛三十客,欲将雅韵寄林丘。
关 岭
张盛科(湖北)
先拜二君哦,云茫野岭坡。
回头岩处处,满目涧多多。
百里谁其尽,千峰岂不磨。
凌空连戍道,一剑越风魔。
关岭秋色
吴静静(安徽)
一抹斜阳映水明,高天雁过听寒声。
是谁尽染霜林色,人在秋光画里行。
穿岩十九峰
赵建德(浙江)
峰奇连翠谷,径曲贯西东。
瀑布崖间挂,烟岚岭上融。
鱼欢清涧里,鸟醉绿阴中。
毓秀钟灵地,时飘唐宋风。
登关岭有怀
赵建德(浙江)
关岭分南北,越台同苦辛。
谢公开古道,太白寄闲身。
不复江湖远,只闻车马辚。
文房归碧涧,仲晦绊红尘。
雪阻梅溪步,天寒少保晨。
士歌犹历历,军号尚频频。
筑垒消荒径,屯兵轭要津。
于焉平叹息,自此长精神。
气象随风盛,声名逐日臻。
通儒双眼阔,异俗一家亲。
驿路宜怀旧,烟村自出新。
桥边隐仙迹,篱外涌游人。
出入林泉伴,起居梅竹邻。
流觞多墨客,雅会有山珍。
三径乡贤致,千床老宅陈。
黎元崇厚德,宾至总如春。
迎仙桥
赵建德(浙江)
惆怅溪边别有天,阮刘故事此桥传。
四时长沐烟霞里,一入桃源便是仙。
东岇山水帘洞
赵建德(浙江)
奇峰独秀洞天开,幽谷飞泉不染埃。
昔日高僧今已杳,珠帘一挂倩谁裁。
天姥三重岭
赵建德(浙江)
天姥连天湾复湾,三重岭上白云闲。
青莲一唱开新境,诗路而今传宇寰。
沃洲湖
赵建德(浙江)
万顷清波漾碧湖,烟霞缭绕四时殊。
唐风宋雨频滋润,山水诗情入画图。
万马渡
赵建德(浙江)
仙人赶石有谁知,养在深闺识未迟。
纵使千年岑寂后,风光依旧靓新诗。
唐诗之路主题馆讲座
唐诗之路研究院徐景龙先生讲解
大佛寺合影
老中青幼
司马悔桥合影
关岭村候王庙
天姥山
唐诗之路古驿道
梅渚村
南山民宿
支持单位:
新昌县文化广电旅游局
新昌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新昌县天姥山文化旅游发展中心
新昌县诗词楹联协会
新昌古床博物馆
深圳长青诗社
《小楼听雨》诗词平台
组稿/吴静静 编辑/章雪芳 审核/孟祥荣 校对/冯晓
摄影/孟大川 毛必成 徐鑫钢
陈锡能 潘池芳 吴镜虹 吕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