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硕贤院士到我校参观指导
8月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吴硕贤到我校参观指导,并与我校部分青年教师就治学与阅读,人文与研究,科研与教学进行交流座谈。活动由“丹霞读书会”主办,我校党委书记、校长李然,副校长陈毅文出席,相关科室负责人以及青年教师代表参加。
图一:参会人员合影
吴硕贤先后参观了“丹霞记忆”馆、七棵树火山科普园、校史馆以及行知图书馆,认真听取了李然从校园文化、社区教育、红色教育及艺术审美教育等方面介绍,对我校因地制宜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卓有成效的特色亮点,践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表示肯定和赞赏。
吴硕贤深耕于建筑与环境声学领域,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在诗词创作与书法艺术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已经相继出版了《吴硕贤诗词选集》《吴硕贤书法选集》《吴硕贤行书选》等著作。在吴硕贤看来,科学与艺术从来不分家,艺术不但是他相伴一生的爱好,还能为他的科研工作增添灵感。
图二:座谈会现场(一)
座谈会上,吴硕贤将自己的治学理念概括为“理纬文经织锦成”,即把治学当作编织锦缎,以理科知识为纬线,以文科修养为经线,理与文交叉编织,经纬交织,文理融通。他将对中国传统文学和艺术的感受运用到自己的科研工作中,开始了对声景学的研究。在他看来“建筑学研究即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而建筑声学与人的主观听音和音乐欣赏有关系。”作为建筑科学和绿色建筑的积极倡导者,他从建筑声学的角度出发,介绍《诗经》《道德经》等文学经典对他学术研究的影响,提出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作为指导城市规划的重要哲理。
在场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就阅读、学习、科研和子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踊跃提问。吴硕贤耐心回答并启发大家要勤于观察,聆听心声;善于联想,创新思路;抓住事物的本质,做事业和生活的有心人。
图三:座谈会现场(二)
“世事因缘虽靡定,酬勤天道信无殊”,李然盛赞吴硕贤是“文理兼修的大师”,其治学严谨、勤勉钻研的科学态度和诗意生活的人文精神影响和激励了广大师生。我校将持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用琅琅书声、浓浓书香汇聚起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作出更大的贡献。
人物介绍
吴硕贤,男,1947年5月生,福建诏安人,建筑技术科学专家,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建筑技术科学领域唯一的中科院院士,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广东省劳动模范、第二届广州十大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曾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入选“南粤英杰—新中国影响广东100位贡献人物”。
01学术成果
吴硕贤院士系统地提出城市交通噪声预报、仿真及防噪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我国这一研究领域作了开拓性的工作。首次阐明声学虚边界原理,推导出混响场车流噪声简洁公式,解决了国际上20多年未能解决的问题;他基于概率论推导出随机车流噪声预报公式;他还提出厅堂响度评价新指标和计算公式;率先将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软件与声学软件链接以分析室内音质;他及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三维视听一体化研究,实现厅堂座位选择系统;用可听化先进技术研究民族音乐与戏曲厅堂的音质特性,首次对民族乐器声功率进行系统科学的测定;率先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声景及声景图制作技术以及从文化典藉中研究声景。他并提出园林的时间性设计理论;在国内较早开展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研究,建立了人居环境评价的科学架构;他还提出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作为指导城市规划的重要哲理以及将人及其活动作为景观要素的新理念。吴硕贤在国际上提出光景学新学科,提出将声景、光景及香景相融合的多元景观营造新思路。吴硕贤院士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6项,在英国《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Applied acoustics》、美国《Journal of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德国《ACUSTICA》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12部。
02社会贡献
吴硕贤院士及其团队先后承担了北京人民大会堂音质改造声场三维计算机仿真,广州大剧院声学缩尺模型实验研究与测试,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岭南大会堂、珠海歌剧院及南海蝴蝶谷音乐厅等70多座观演与体育建筑的声学设计与研究。广州大剧院成为亚洲唯一入选的世界十大歌剧院之一;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在世界首届建筑节上获唯一的公共建筑大奖。他担任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届主任;承担“重视发展现代建筑技术科学”“ 推行绿色建筑、促进节能减排、改善人居环境”等咨询项目,均获得中央高层领导高度重视,对于发改委与住建部出台“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起到重要作用。他还注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科普工作,出版诗词集、书法集和科普作品,是科技与文艺双馨的典范。